《九章算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

标签:
江苏人民出版社数学九章算术周髀算经自然科学教育 |
http://s13/middle/804646c0xa48f7252e01c&690
作
出
出版时间:2011-3
版
印刷时间:2011-3
印
I
所属分类:自然科学
编辑推荐
《九章算术》被历代数学家尊为“算经之首”,也是中国古代算法的扛鼎之作。
《九章算术》代表了古代东方数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九章算术》的算法体系到现在仍然推动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第一动力。
精彩看点:
○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弓形、圆环的面积计算,以及分数的通分、约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后者比欧洲早了1400多年
○各种谷物粮食的比率和比例算法
○比例分配计算
○边长和径长的计算,以及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位数和分数的开方法则,它使我国在解高次方程数值方面长期领先世界
○土石工程的计算和各种立体体积的计算,包括正四棱柱、圆柱、圆台、正圆锥等10种体积。
○合理摊派赋税和合理分配赋役的计算,其中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等整套比例理论,而西方直到15世纪末才提出类似的理论
○盈亏问题的双假设算法,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这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解法。这种解法传到西方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线性方程组的系数排列而成的长方阵问题,它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线性方程组解法,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了线性方程的解法。另外,书中还首次出现了负数的概念。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成就,它突破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直至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到负数
○直角三角形三边互求的计算
内容简介:
《九章算术》内容极为丰富,它汇总了中国先秦至汉代的所有数学成就,是古代中国以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著述。全书分为九章,共收有246个问题,每题都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内容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诸多领域,并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数学观和生活观。全书章与章之间、同章术与术之间、同术所驭算题之间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顺序编排。
目
总序
编译者语
导读
刘徽《九章算术》序
卷第一
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弓形、圆环等8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另外还系统地讲述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
卷第二
主要讲述了各种谷物的比率以及比例算法。最有名的比例算法有四项,其中一项为求未知项,本卷列出了求未知项的公式:所求数=所有数×所求率/所有率。
卷第三
主要讲述以分配问题为中心的配分比例问题。
卷第四
主要讲述了包括已知正方形在内的矩形的面积,求一边之长等问题,或者已知立方体的表面积求其边长的开方法则。这一章给出的正整数、正分数开平方、开立方的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卷第五
主要讲述了以立体问题为主的各种形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包括正四棱柱、圆柱、圆台、正圆锥等10种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卷第六
主要讲述了以赋税计算和其他应用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复杂的配分比例计算方法。另外还提出了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
卷第七
主要讲述以盈亏问题为中心的一种双假设算法。
卷第八
这里的“方程”的含义与我们现在所讲的方程不同,它专指由线性方程组的系数排列而成的长方阵。除此之外,本章还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负数的概念,说明了正负数以及零之间的加减运算法则。
卷第九
主要讲述了以测量问题为中心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互求的关系。
附录《孙子算经》译解
原序
卷上:算筹乘除之法
卷中:算筹分数之法
卷下:物不知数
附录《周髀算经》译解
卷上之一:商高定理
之二:陈子模型
之三:七衡六间
卷下之一:盖天模型
之二:天体测量
之三:日月历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