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胆”?

标签:
茶叶茶谚茶末碎茶粗粒 |
分类: 普洱茶历史文化 |
http://s13/mw690/002lCSYSgy6VgHVmyrG3c&690
茶胆应是个概念,就像点豆腐不能搅的道理,搅多了就醒了汤。所以有人说:心急之人,往往泡茶之时,冲破了茶胆,划割了茶心,败退了茶神,错过了茶时。
http://s11/mw690/002lCSYSgy6VgHWEQ3g1a&690
“勿冲破茶胆”,是工夫茶的一句茶谚。
意即泡茶要沿壶(瓯)口边沿四周注水。
若往壶(瓯)中心冲水,就叫冲破茶胆。
至今,茶人多遵从不误。
这有道理,因若一开始便往中心点冲水,中心点的茶叶素便很快释放殆尽,周围茶素香味色则未能同时释出。
但许多人只知茶壶心的茶叶叫茶胆,却不明其缘故。简单来说——
工夫茶纳茶方法,讲究将茶叶摊放在白纸上,将粗粒茶叶先垫在壶底和流口,再将细粒碎茶和茶末放在中心,上层再放粗粒茶叶。
中心的碎茶末就是一般所说的茶胆。
高质的茶胆,是用嫩茶心炒制而成的细茶和折断的茶末。
数十年前,福建诸主产茶区,专门制作有用白纸包装的这种茶,每泡仅有4~5克,方形,专供老茶客作一二杯量微型壶冲泡用,另也供三、四、五、六杯量壶作茶胆用。如今则不常见了。
而潮汕的“勿冲破茶胆”之茶谚则仍保有这个名词。
每周一款好茶介绍:http://www.topte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