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2021-02-08 11:34:04)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历史悠久,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传统佳节。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谈春节习俗,了解中国年文化。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习俗一:贴春联。春联又叫“春贴”、“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习俗二:办年货。在春节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穿、戴、用、耍、供、送、干、鲜、生、熟等,统名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习俗三:舞狮。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习俗四: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十分讲究寓意,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长久久)等以求来年风调雨顺。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习俗五:放炮。放爆竹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寓意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吉祥如意。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习俗六:拜年。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习俗,每当这个时候自己的口袋里就沉沉的……古时“拜年”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之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简报449期:【春节之声】之二《春节的习俗》

春风,一缕一缕,缕缕柔暖;

鞭炮,一串一串,串串喜庆;

短信,一条一条,条条情深;

祝福,一年一年,年年吉祥。

牛年,祝福声声,阖家欢乐! 

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韩晖老师工作坊全体坊员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平安健康!牛年吉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