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皆“收获”
(2024-01-29 10:24:51)分类: 跳妈散讲区 |
年段第七的排名,应该是很多人羡慕的位置,但对于总是第一、第二的人来说,一定是不满意的。知道成绩,儿子大哭了一场。作为母亲的我,居然有一种释怀。升入初中以来,重要的考试只有一次得了第二,其余都是稳居第一。每一次第一,老母亲多少都有点儿害怕,害怕哪一次他不再是第一,我自己能不能接受,孩子能不能接受。不是第一的日子终归会到来,就在昨天,我们平稳地度过,很是感恩。
儿子学习很轻松,学校晚托回来作业基本都已经完成,就算学校额外有安排的两个晚上,照样也是能够完成当天的作业,轻装而归。作为家长,我主张学习永远排在健康之后,所以不赞同为了学习,而熬战到午夜的孩子。很多家长或许会被这样的孩子感动,而我会质疑:为什么你不能早一点完成任务?有人会说,智商本就有不同,你不能允许每个孩子都一样。是的,智商确实有不同,但相差会很大吗?其实普通孩子间的智商差距并不大,很多时候是被人为地拉大了其中的距离,于是大人自我安慰的理由便得以产生——我家的孩子没有他家孩子聪明,我对孩子应该放低一些要求。殊不知一味妥协限制了孩子的最高水平,抑制了一个生命原本所该有的精彩。现在孩子之间的差距一般都是专注力与习惯的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要说孩子,连大人的专注度都被电子产品无情地摧毁着。碎片化的阅读,过分精彩的外界生活,浮躁的人类等等,太多的外部因素影响着这一时代的人类,自然包括孩子。在知识学习上,专注力是尤为重要的。不说学习上,应该说要彻底干好一件事情,专注力永远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孩子为什么每每都要学到午夜的原因,而不是在那里不断地怜悯孩子和寻找自我安慰。
儿子的专注力和习惯都是毋庸置疑的。在他小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培养,只是告诉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竭尽全力,如果有困难,主动寻求帮助。每一件事情,我都会如此要求。日积月累,长此以往的坚持,才有了这无心的收获。或许,这其中还有遗传基因的作用,爸爸性格内向,沉得住气,只要喜欢,再麻烦的事情都不会抱怨,儿子多少遗传了爸爸身上优良的基因吧?这意外的“第七”让儿子痛哭了一场,让老妈轻松放下,调整好心态给到儿子更好的引导:从理科稳定发挥说到理科竞赛;从情理之中到意料之外;从众星拱月到无人问津;从正确看待考试到心态调整;从排位到情商锻炼……妈妈的开导起到了作用,小家伙破涕为笑,释怀了很多。今早出门,我说:“感谢第七名,让你有了不同的人生体验。人生就是因为各种体验才显得精彩。今天,是一个很好锻炼你情商的日子。看你如何应对,妈妈期待着。”见小帅哥开开心心地出门,妈妈放心了,相信他一定能够很好应付这意外的“第七名”,“意外”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