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实发生——2023年7月90学时培训心得
(2023-07-17 09:22: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提升区 |
感谢温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们精心安排的课程,11天的学习内容丰富,每一个导师都带着满满的诚意为学员们授课。授课老师涵盖了温州市内各县市语文学科教研员及优秀的一线教师,他们有深厚的理论积淀,有扎实的实践案例,对于学习者而言真是受益匪浅。本次学习,激发我几点思考:
一、真研究
真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我在十几位授课老师身上看到了对教育的热爱。他们的每一份思考都是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他们将关注点落在课堂,为促进学生的真学习而努力。其中好几位老师都提到将课堂作业本融入课堂,让解决问题与教师指导相一致,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状态。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将“教”与“学”无情割裂,只关注自己把课文教完,全然不顾学生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这些授课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研究的真实性。教育的研究,应该立足课堂,基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是真研究。
二、真学习
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很多活动中,教师为了让课堂达到最佳效果,呈现最完美的状态,很多时候急于走流程,展现自己精致的教学设计,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过程。此次学习中,好几个老师都提到,课堂上要给足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教师不要匆匆忙忙走流程。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最为常见,当然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公开课是展示课,是示范课,承担着让听课老师学习、借鉴的任务。但平时关上门的课堂,我们一线老师是否能够做到让孩子们每一节课都在“真学习”呢?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有没有走形式的嫌疑?说到底,我们老师的自信不够,底气不足。课堂本就是充满变化的,教学本就该顺应孩子的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引导者的角色,而不能成为独裁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确保课堂上,孩子们在“真学习”,一线教师任重而道远。
三、真成长
真成长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教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礼记·学记》中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的真研究基于促进学生的真学习,学生的真学习又反作用于教师的真研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教学生态系统。
一切的“真实”都在真实中发生,一切的成长都在研究、学习中达成,一切的美好都在过程中体会,一切的收获都在结果中得以呈现。每一次学习,不一定记住某个老师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改变,一种力量的激发,一种可能性的开始。愿自己能以这些优秀的老师为榜样,努力去行动、改变、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