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年3月26日,给小宝的一封信

(2025-03-26 17:34:48)
分类: 小宝小贝茁壮成长

亲爱的小宝:

这是爸爸妈妈给你的第二封信,很喜欢学校布置给爸爸妈妈的这个作业,有些重要的话值得写下来,反复查看。

今天是你们徽杭古道徒步的第一天,晚上才会看到这封家书。一天下来,你应该已经体会了徒步的辛苦,身体的疲惫和腿脚的酸爽,同时也看到了春日美好的山景,领略到同学集体出行的乐趣吧?

徽杭古道全长20多公里,明天据说安排了夜行。妈妈可以想像这对于你们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对你的体力、毅、忍耐力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充满艰辛。

这不禁让我想起妈妈学生时代仅有的一次徒步体验。那是妈妈高中时,几个同学一时兴起,约定一起从宜都走回枝城,估计10公里左右,在烈日暴晒下走了2-3小时。那时大家没有任何徒步的经验,背上书包,带上水就上路了。对了,临上路前妈妈有畏难情绪想退缩,同行的同学们二话不说把妈妈的书包拿走了,妈妈才勉强上路。这一路应该是很辛苦的,顶着大太阳,脸都晒得红扑扑的,脚也走得生疼。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并不记得任何痛苦,只记得那时美好的心情,一路上与同学说说笑笑,十分开怀。这次徒步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家乡的美景,当地的古老水渠,高高低低的山头,很是新鲜。

后来妈妈的单位也组织过徽杭古道的徒步,只记得大家互帮互助,走完全程,后续腿脚疼了一星期。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去徽杭古道徒步呢,明知累还乐此不疲呢?妈妈想跟你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几天,妈妈特意查阅了一下关于微杭古道的相关记载,摘录两则:

袁枚《随园诗话》(清乾隆年间)

"徽杭古道,险峻异常,然风景绝佳。余曾于春日过此,见山花烂漫,溪水潺潺,负茶者络绎不绝。途中遇一老翁,言其祖上三代皆行此道,贩茶为生。问其辛苦,笑答:‘人生如行路,苦中自有乐。’"

胡适《绩溪县志序》(1930年)

"吾乡绩溪,山多地少,民多以商为业。徽杭古道,乃吾乡人通往外界之要道。余幼时随父行商,曾多次经此,见挑夫负二百斤茶箱,汗流浃背,然步履稳健。此路不仅为商路,亦为吾乡人之生命线。"

 

徽杭古道之所以成名,主要是因为这是当地人的商路,更是生命线,不得不走。而一旦上路,苦中自有乐,正如人生的滋味。

这次出行,你和同学们徒步三天两夜,星夜兼程,背着沉重的背包,拄着双拐,走在古人行走的小径上,感觉“小挑夫”的苦,也别忘了看看路两边各色的春花,聆听耳边的鸟鸣水潺,感受生活就是苦中有乐的真谛。

 

在妈妈看来,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意义非凡,除了重走商路体会人生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前期的周密安排。你们前期进行了系统性的体能提升训练。这学期一开始,学校安排了每周二次的跑步或是负重爬高训练,游泳课也安排了长泳训练,另外还安排了3次山训,这些全是为了保证大家能走下古道必须进行的体能准备。让妈妈高兴的是你全程参与,不叫苦不叫累,坚持不懈。妈妈要为你的所有努力点赞!这也是我们做事的基本方法,为了达成一个重大的目标,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周密的计划,精心准备,还需要身体力行,持续努力才行,每天进步一小点,最终就能达成巨大的成功。如果只是在脑子里想想是无法有收获的,只有做起来才有成功的可能。

其次妈妈对于你们成功走完徽杭古道充满信心。徒步走完徽杭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你们这样12岁的孩子。我们很多人都是成年后才去走这段路,你现在就能走下来,妈妈感觉很了不起,很为你骄傲。你完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未来你遇到更多挑战,更多困难时,希望你牢记这次成功的经验,只要你勇敢面对,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最后收尾了,妈妈又开始挂念你了,不知道你的鞋有没有磨脚,不知道你的腿疼能不能忍受,不知道你吃得饱不饱,不知道你开不开心。不过转念,妈妈又自我安慰,小宝一定能行,他总是一次一次给妈妈惊喜。

徒步结束后,请你吃顿大餐,庆祝你又完成了一次壮举!

 

写于2025年3月26日

爸爸、妈妈

 

 

 

后记:

这封信虽然很短,只有两页,1500字左右,却是爸爸妈妈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的产物。自从接到老师的任务,妈妈就开始了构思,反复考虑要表示的思想,还让AI出谋划策,断断续续写了一周左右,反复修改,妈妈写完了又请爸爸再次修改,最终这份凝结了爸爸妈妈全部心愿的信于今天正式定稿完成。学校建议家长最好手写,妈妈感觉自己的手写体实在难看,所以选择了行楷的字体,模仿手写,希望你能谅解,也希望你能看得懂。  

背景介绍:康桥6年级的菁英课程是三天两夜徒步徽杭古道,为此学校进行了周密的准备,还要求每位家长给孩子写一封家书,是以有此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