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中国的“铸币税”:

(2013-03-08 14:26:15)
标签:

关于

问题

每年

世界各国

利息

财经

     广义货币为什么这么高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基础货币发行过多,二是货币流转速度过快,比如国有银行体系、政府投资冲动等。但关键还是基础货币的问题,如果没有过量基础货币的发行,货币流转速度难道还能达到1块钱变成10000快?而基础货币的增量就定义为年度铸币税(有不同的铸币税定义,本文选择有数据支持的这种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实质的印刷钞票,比如央行印一张100快的,而成本却非常低(美国的数据是大约7%),那基本上就是纯利润呀,再就是存款准备金的变化,央行运用法定权力发行货币,你不可不用;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一定比例的存款上交给央行,而支付的利息却又非常低,却又可以100年不用还。谁有这样的权力?

  下图是2000-2009年中国和美国的铸币税(定义为基础货币变化/当年名义GDP),数据来源是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2010)。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5/21/5/8/e19931800_130c92fdecdg213.jpg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铸币税率在绝大多数年份都低于0.5%,个别年份比如2007年甚至接近于零。根据Neumann (1992) 的研究(他的铸币税的定义稍有不同),美国在1950-60年代的铸币税收入平均为每年11亿美元,1960-70年代平均为每年91.5亿美元,1970-80年代平均为每年133亿美元,1980-90年代平均为每年142亿美元。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全球都为此支付铸币税,它的发行必须要负责。如果不负责任的发行货币,就不可能成为全球的储备货币。在2008年美国铸币税陡然增加,背景是美国遭遇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对此非议颇多,也可以理解,但历史上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国内和全球都是非常负责任的。中国的铸币税大家可以自己看,数倍或者几十倍的高于美国,和美国不同的是外国人不支付中国的铸币税。

   也许有人会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一样,发展中国家因债券市场和税收体系不发达,它们有可能更大程度上依靠铸币税来增加收入,下图是2009年中国、美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铸币税比较,数据来源是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2010)。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5/21/5/8/e19931800_130c93097a1g215.jpg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铸币税不但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2009年同属发展中国家的越南铸币税仅为2.6%,印度为2.1%,同属金砖四国的巴西为0.7%,它们都低于中国的4.3%。

下图是2001年中国铸币税与世界各国的比较,数据来自 Miles and Scott (2005)。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5/21/5/8/e19931800_130c930f2fbg215.jpg     他们估计采用的数据和我的有些不同,中国的铸币税在2001年为大约11%,但至少在这张图他们的数据标准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铸币税不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下图是1987-1994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铸币税的比较,数据来自Kime (1998)。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5/21/5/9/e19931800_130c930f688g213.jpg

    这张图里有一个国家秘鲁,它的铸币税为3.7%,高于中国的3.2%,其余国家的铸币税都低于中国。注意:这个国家因为连续高速印刷货币,在1987-1994年间,其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900.8%。

      中国的铸币税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有可能是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铸币税总额为41326亿元人民币,而同年个人所得税总额仅为4800亿元左右,前段时间中国政府征求个税意见,大家群情激昂,有什么好激动的?区区4800亿而已。

     别的国家征收铸币税主要用于国内投资和消费,而中国基础货币的发行全部用于购买外汇有人会问中国征收的铸币税都到哪里去了?都用在那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上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