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拿着我精心准备的南法十天自驾的行程图,看了半天,然后不紧不慢地在军港土伦(Toulon)画了个圈,说道:“二战法国海军自沉的地方,一定要去。”我不屑地应道,“你以为你是谁,小平吗?”
是不是所有的男人对历史,对战争,对武器都有着天生的兴趣?好吧,既然是全家人的行走,每个人的愿望都要尽可能地实现,我就在有薰衣草,香水,沙滩,海鲜,火烈鸟,凡高,F1的南法摩纳哥的行走,又加上了个军舰。

土伦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岸,是继BREST之后的法国第二大军港,也是法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基地。虽然土伦的沙滩阳光没有尼斯嘎纳闻名,但二战期间,曾是世界第四的法国海军,正是在土伦军港上演了法兰西万岁的绝地悲歌,用最惊心动魄的军舰自沉行动捍卫了法国的国家荣誉,揭开出法国历史上最悲壮、最凝重的一幕。
从尼斯出来,一路阴雨,只有土伦给了我们最灿烂的阳光。到达土伦已经是下午4点了,按照计划住一晚,第二天一早要赶往马赛。在酒店老板的建议下,我们决定放弃缆车,驾车攀山前往老城北部高耸的Mont Faron山,那是能够俯瞰整个土伦军港奇观的最佳地点,纪念1944年8军盟军登陆的Tour Beaumont Memorial du Debarquement也建在山上的最高处,还有,那段陡峭山路也是两个国际职业自行车赛的赛道,即Tour de Mediterranee (2月举行)和巴黎-尼斯(3月举行)。



上山前分工明确:方向盘归先生,相机归我。一路上土伦的明媚天空让我们心情大好,早听说土伦一年有300天的阳光灿烂,果然不假。随着我的镜头出现了海岸,攀山的道路也越来越窄,直至变成了单行。我完全沉浸在拍摄工作中,完全没有注意道路的变化。




我正为先生的节节攀高,让我的镜头越来越美仑美奂而兴奋的时候,突然感觉车子右轮胎几乎紧逼悬崖了,连忙放下相机向窗外望去,只一眼就让我彻底眩晕!狭窄蜿蜒的山路边既没有防护带,也没有任何灌木植被,山崖下林立着瘦骨嶙峋的山石,我从来没有如此行车中身临过万丈深渊。
在瑞士,险象环生的山路我们是再熟悉不过,就算依山傍崖,沟深坡陡,弯多路险,崎岖不平,但阿尔卑斯山茂盛的丛林仿佛是天然的防护,让我们丝毫感觉不到险境,就算有植被稀疏的地方,也会修有防护木栏。而像土伦MONT
FARON山如此赤裸裸的攀山路,的确是超过我之前所有的想象了。
几个“Z”字弯后,车子左轮胎开始毗邻悬崖绝境了,我看了先生一眼,他居然很镇定,说:“别看我,咱俩各司其职,我开我的,你拍你的。”我没吱声,车内很安静,安静得能听到我的心跳。我再向前方看去,骄阳尽在咫尺,直射车窗,泛着白光的路面仿佛直通天际,这难道就是韩红歌中唱到的“天路”吗?突然一丝兴奋,尽管手心出汗,心在发抖,但我还是尽量屏住呼吸,又重新拿起相机开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知道天路要通向何方,也不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只记得我们如同向日葵般追逐着炫目的太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入弯减速,出弯加速,终于看到了一块小小的空地。我像是遇到了救星,连忙示意先生停车,说是想吹吹风看军港,其实是想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
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但头还是有点晕。下了车,远远看到了山顶的Tour Beaumont Memorial du
Debarquement,还好,我们就快到山顶了。先生若无其事地摘了墨镜,看着我居然笑了,说:“还想自驾去西藏呢,这儿都吓成这样了。”我没说话,不是词穷了,而是心还在怦怦直跳顾不上说。眼前的台阶慢慢延伸出两个人影,我终于如梦初醒,一边拾级而上,一边对先生嚷嚷道,“快去看你的军港吧!”



眼前的景致颇为壮观,而我无心欣赏,很不负责任地把相机递给先生。他一边儿拍摄,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海军自沉的历史,沉浸在圆梦的喜悦之中。而我呢,根本没有心思听他的演讲,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会儿怎样才能下得山来。






再次回到车里。没想到经历了之前的惊心动魄,那时的我也可以镇定自若了。路遇一些缆车上来的游人,心里居然还会暗暗自喜,为自己的天路行走的“壮举”,也为自己最热烈的心跳!接下来,无论是在山顶上的游览还是下山的途中,都让我感到索然无味,我知道土伦给予我的精彩早已刻骨铭心了。


下山后,我们又去了土伦的客运港。岁月荏苒,如今的土伦不仅是拥有地中海沿岸军火、冶金和轻工业的法国重要海岸,而且已经成为法国南部最重要的客运港,每年有许多旅客经此往科西嘉、撒丁等岛。几艘巨型豪华邮轮停在远处,不计其数的桅杆在我眼前蔓延,仿佛反反复复地诉说着今日土伦的辉煌。








悲壮的海军自沉行动让人们永远记住了法国南部这座伟大的港口城市,惊险的“天路”行走也成为土伦给予我的最难忘的记忆。
法国海军土伦自沉(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7月3日,英国海军以“不让法国舰队落入德国人之手”的理由,悍然向此时仍是自己盟友的法国海军发动了进攻,战斗中,法军多艘战舰被击沉,官兵伤亡过千。英国人的背信弃义激怒了法国海军。
1942年,美英两国共同制订了在法属北非登陆的“火炬”作战计划,计划以此为跳板,进攻意大利,实现反攻欧洲大陆的目的。1942年11月8日,“火炬行动”开始,在登陆过程中,英军遭到了对其极度仇恨的法国海军的猛烈还击,此时正身在北非的维希政府三军总司令,同时也是法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之父的达尔朗上将下令各地法军停止抵抗。并命令在土伦和达喀尔的法军剩余舰队迅速开往北非。但是,在土伦的法国舰队不愿与英国舰队一同作战,土伦舰队司令拉博德海军上将坚决拒绝了达尔朗要求。
与此同时,法属北非各地立即停火的消息传到德国,希特勒立即下令占领全部法国,并计划夺取在土伦的法国舰队。面对德国人的包围,高傲的法国海军拒绝了英国人的援助,他们不愿意向敌人屈服,不论他们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按照贝当元帅和达尔朗在1940年6月发布的命令,选择了一条最悲壮的方式——自沉。在德军冲入土伦港时,已经被剥夺了航行能力的法军战舰集体悬挂法国海军旗,同时引爆了安放在舰体内的炸药,包括3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16艘鱼雷艇,16艘潜水艇,7艘通讯舰,3艘侦察舰,以及60多艘运输舰、油船、挖泥船和拖船在内的法国舰队全部自沉,仅有1艘驱逐舰、1艘鱼雷艇和5艘油船因没有自沉而被德国俘获。另有3艘潜水艇逃到了阿尔及尔。这支曾经是世界第四的海军用充满悲壮色彩的自我毁灭捍卫了国家的荣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