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与爱好作文教学反思
(2015-01-28 10:24:50)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教后反思
《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是我执教的一节作文指导课,是根据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二《写一张别人的画像》创新设计的。本次习作不仅要求写出人的外貌,还要写写人的性格和爱好。相比较三年级上学期习作《我的自画像》而言,又提高了一级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这一节作文指导课,我自己认为,总的来说重点还比较突出,难点也基本突破。我最为满意和感到欣慰的一点是:在这堂课上,我发现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浓了,写作态度端正了,写作的内容有了,写出的话真实了,发现感情愿意向别人倾诉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让学生观察应提前安排在习作前一周,课堂时间观察不够等,习作时间太长,拖堂了等。下面,我就结合平时作文教学实际,重点针对这一节作文指导课谈谈我的看法和感受。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作文教学是难点,写作教学是关键点。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教师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当然,我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语文教师,自从教以来也一直在为作文教学所困惑,不知如何去教学生写作。尤其是面对三年级刚刚开始接触习作的一个个孩子们,由于他们词汇量和语言积累还很匮乏,我更是无从下手了。
回顾这几年来的作文教学,我总是采取下面的教学流程:第一,引导学生学习习作要求,明确习作任务;第二,学习例文,探讨方法;第三,学生看优秀习作,仿写文章;第四,教师批改后上作文本。可起到了怎样的教学效果呢?有的学生不动脑筋,仿写作文成了抄作文,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有的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愁眉紧锁,苦不堪言。教师辛辛苦苦批作文,学生作文一团糟,难道不可悲吗?
正当我面对作文教学,手足无措时,我曾经有幸在我们逸夫小学倾听了作文教学专家崔老师的精彩讲座“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这次讲座结束后,我恍然大悟,从中受益匪浅。我觉得自身就有许多做得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1、我没有全身心地探讨怎么去教学生写作文;2、我对小学生写作的性质没有做到准确定位;3、对学生要求过高,常拿学生的习作同作文书上的优秀习作比;4、欠缺对学生作文评价等。
于是,我尝试着进行作文教学。我先利用一个阅读课时间,与学生们谈了谈“我们为什么要习作”。我说:“我们写作,一个是为自己,为了倾诉自己的感情;一个是为了别人,为了同别人交流”。我还讲了两个 崔老师讲过的例子,念了一篇习作是《上坟》;讲了一个叶老教育儿子的故事。同学们听完后,都哈哈地笑了。我顺势引导,这就是习作,有意思吧!相信同学们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同学们自信地点点头。
后来,我又重新讲了习作1和习作2,并设计了《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的作文指导课,我发现学生写作的情绪高涨了,有内容可写了,用心去写了,而且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呢!我们做教师的,何乐而不为呢?难道学生写不好习作,能埋怨我们的学生吗?不!不能!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强烈愿望,把作文教学游戏化。比如:《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这一节作文指导课时,我以游戏竞猜的方式导入,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了,学生在游戏中就获取了知识。
二、作文就是练笔,对学生的作文不要要求太高。
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让学生自己写,写真话,吐真情。我在《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这节课中,“让学生写出的人与真实人物对照”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明白写作也要尊重实际情况,写真实的。
四、让学生写放胆文,体验写作的快乐。
五、要做好作文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对作文的自信,对作文的喜爱。
六、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和写作的时间。
七、鼓励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是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我们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未来,热爱生活,用真话、实话、心里话描述。刻画想象中的未来世界,从而认识自我,是一种很好的习作方式。只要让我们的习作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会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都会写出有个性的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