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州窑游记

(2016-12-05 19:53:03)

 

话说那吉州窑,绝对算得上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百度上是这样描述的:“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以前一说起陶瓷,本能地就是想到景德镇,而事实并非如此哟。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看见了不?说来这吉州窑的历史比景德镇还久远呢。

因早几天就在百度地图上查找 好了坐车路线,所以周六一大早就和孩子们出发了。坐62路公交直达文天祥纪念馆,下了车在那傻傻地等,等了好一会也没看到83路公交的踪影,这样下去可不行哟。赶紧问问刚好路过的大爷大妈,好心的大爷告诉我们要到对面去坐,说83路的起点站就在那边。纯朴的家乡人民不仅告诉我们怎么走,干脆亲自带我们去,说反正顺路去买菜,真是感激不尽。所以和大爷大妈一起走到车站,可是去到那里车还没来,有一辆在那竟然坏了,没法子,只有等了。孩子们等得不耐烦了,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书来看,过了大概20分钟,车终于来了。可以出发了,真是高兴呀,离目的地又近了一步嘛。

看着车上的公交路线倒是不远,只不过十来个站,殊不知这站与站之间相隔地距离那么远,还以为这种公交路线相对来说人会少点,不料人多得挤都挤不下了,真为司机师傅捏了一把汗,都上不了还开门。就这样一路摇晃着总算到了永和镇境内,想来离吉州窑不远了,果然不出所料,不一会儿就看到吉州窑的标示牌,儿子对我说到了。而我却以为到了站台司机自然就叫我们下,结果坐过了。唉,只好坐到终点站再坐回来了,万幸的是离终点站只有三站,等我们再倒回来的时候都中午了。孩子们一下车显然很不高兴,我自己也觉得累、烦燥,看到孩子们生气也有点不爽。儿子拼命往前跑,像是在发泄似的,又走了好长一段路,终于看到司机说的那个什么塔了,总算是有点盼头了。

走近去最先看到的就是几口陶瓷大缸,不用说这就是我们目的地了。可这会最关键的是解决午餐问题,孩子们肯定都饿了,虽然嘴上没说,可他们的眼神和表情已经告诉了我,那就赶紧找个吃饭的地吧,沿着一条仿古步行街走了一会“宋街“两个大字映入眼帘,拍个照吧。东昌路宋街全长1800米,主路宽7米,步行街的两边是38栋赣中仿宋民居风格的民房。走进这条仿古的宋街,看着这飞檐翘角,白墙黛瓦,好像走进了历史,仍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陶都遗风,想象当时的繁荣。

 

周末的人不算是很多,可能是旅游淡季的缘故吧。再继续往前走总算是看到了一家酒楼,叫“宋街壹号“,好响亮的名字!待我走进去叫了几声”老板“之后,听到的却是说”今天家有喜事,歇业一天“,这不是玩我嘛。希望破灭了,再找呗。又走了一段,总算有一家叫”东昌”的,走进去也是满坐哟,人家一看就我带着孩子,干脆说没位置了。唉,看来这顿饭可得费点功夫才能吃到哟,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家庭院前面贴着招工启事(招洗碗工),想来应该也是家小餐馆吧,于是走进去,有一中年男人(就是我们今天遇到的好掌柜哟)赶紧招呼:”是吃饭吗?几个人?我这小店就是上个月25号才开业的,所以还不怎么像样,让你们见笑了。“看到店老板这么热情,那就这家吧,虽然环境不是很好,能填饱肚子就行,于是问道:”老板,有什么菜?“拿出一张简陋的菜单,随便点了几个菜。总算是可以坐下来歇会了,这家店的女主人好像不在家,只有一位八十多的老母亲和一个小男孩,孩子们的世界让人琢磨不透,不一会三个孩子就玩一块了,看得出来,有了吃饭的地方还多了一个玩伴孩子们暂且忘记了刚刚走路的艰辛。不一会三个菜就上齐了,孩子们吃得很香,老板的鱼做得很好吃,嫩、滑,果然以前是做过厨子的。期间又来了几个客人,老板一个人挺忙的。

午饭解决了可以好好玩了,正当我和孩子们背起行囊准备走的时候老板说带我们走近路不用门票,心里一想还有这样的好事???我和孩子们都迟疑了一会,说道:“算了,谢谢老板,我们自己买门票进去就行了,不麻烦你了。”老板看出我们的担心,赶紧解释:“你们还以为我骗人吗?放心,都是吉安人,你今天既然带着你的孩子们来光临我这个小店,说明看得起我。所以我决定带你们进去,真的,不用担心。”好吧,想想这大白天的也不至于碰上坏人吧,所以跟着老板走到对面的一户本地人家,从他家院子后门进去,一路穿过几条小路(孩子们称之为“暗道”)就到了一座道观,名曰“清都观“。老板做为免费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清道观的由来,道观前面的香火灰也以证明这个道观的香火很旺,想来这附近的人经常来这烧香祈福吧。不好意思一直麻烦老板,所以赶紧让人家回去做生意了,善良的老板留下电话,说如果我们一会不知道怎么走就打电话给他。真是好人呀,心里不禁感慨。

蒋老板走了,孩子们放开来撒欢了,因为我们没有买门票,所以不是从正门进的,也没看到什么标示牌,那就走到哪算哪吧。过了清道观,就到了陶瓷制作坊,一进去看到有两个师傅在制坯房里,好认真的样子,还有一个工作人员,孩子们想进去和师傅们来个近距离接触,看看陶瓷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可工作人员不让进。可能是怕人多损坏了师傅辛苦制作的劳动成果吧。不进就不进吧,在外面看也是一样的。儿子和女儿踮起脚跟趴在窗户外面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机器,只见那机器高速运转着,一个年纪稍大的师傅用双手护住机器上的泥团,好像还用手暗暗使出来的力捏住泥团的最上端,十几秒的功夫就出来一个碗的模型,瞬间碗的直径越来越大,师傅用尺子量了一下应该是尺寸刚好合适,所以小心翼翼地取下来放在凳子上,另外一个年纪轻轻的师傅负责把碗下面多余的泥巴去掉,并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孩子们还想看,可是时间不允许,所以赶紧去到下一个景点龙窑,沿着路一直走就到了龙窑,龙窑是因其窑身呈长条形,烧造时似一条火龙而得名。龙窑应该是景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窑址了吧,也是最古老的窑址,其他几个都相对小些。过了龙窑,就是永和湖了,湖水很干净,两边绿树成荫,亭台轩榭、小桥流水,很美,让人留连忘返。连我这个不喜欢的拍照的都忍不住自拍了两张,哈哈。位于龙窑旁边的是本觉寺塔,建于唐开元年间,传说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文天祥都曾经登塔观光。本来想和孩子们一起走到塔顶看到究竟,谁曾想才走几步就发现这塔是螺旋状的,越来越窄,根本没法上去。只好作罢。再走一段路又看见两个窑洞遗址,比较小,只看见一些陶瓷碎片和几个窑身被破坏后呈现了出来的长方形大坑,所以呆了一小会就直接撤了,走着走着,看见一大爷站在一大门口,还以为又是什么景点,近了才发现原来此处才是正大门,难不成就没了?心里嘀咕着还真有点小。

可不曾料到的是我们出去了就不让进了,这算什么道理嘛?无奈之后,那就去别的地方瞧瞧呗,出了大门往左,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中国吉州窑博物馆,我们没有门票,所以没看成。想着也下午4点多了,还得赶回去,那就不看了吧。反正蒋老板也说没啥看的,还说想看的话下次去再带我们去,哈哈,这老板真是好人呀。在此深表谢意,如果下次再去的话,还去他家吃饭。

看完了就打道回府吧,又是一段很长的路,孩子们兴致很高,一路上有说有笑,一直在说那两个制陶瓷的师傅好厉害,像变魔术似的一会就变出一个碗来,真是有趣。本来想让孩子们也亲身体验一下,可因为我们人数太少,说什么师傅没来做不成。留下小小的遗憾,只好等下次喽!

 

后记:由于时间关系,窑岭曾家古村没去成,博物馆也没看成,有遗憾才有下一次嘛。

附上乘车路线:吉安市区—62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站对面坐83吉州窑站

最主要的景点:吉州窑遗址公园、宋街、窑岭曾家古村、中国吉州窑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言两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