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中英街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中英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与香港一街相处,拥有“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风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深圳八景”之一。
中英街坐落于深圳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区交界处,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其长约250米,宽3-4米,街心有“界碑石”为界,与香港“一街两处”,内地居民需办理通行证才能进入,也因此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次年,两国勘界人员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安置木质界桩,将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摆摊做生意的乡民,逐步形成小街雏形,也就是中英街前身。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中英街也随之开闸解禁,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实施,促使中英街成为内地与香港商贸业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中英街以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免税店物美价廉的优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最多时创下日接待游客近10万人的纪录,其中尤其是黄金首饰成为其销售热点,被内地人誉为“购物天堂”。
中英街拥有同根同源的深港共生文化、英杰荟萃的百年抗争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客家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交相辉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