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巴拿马城考古遗址及巴拿马历史城区”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境外旅行 |
“巴拿马城考古遗址及巴拿马历史城区”位于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始建于1519 年,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太平洋地区最早的定居地,也是巴拿马最早建立的城市。
1997年,“巴拿马城考古遗址及巴拿马历史城区(Archaeological Site of Panamá Viejo and Historic District of Panam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由古城、旧城和新城三个部分组成,深植古老印第安文化的根基,曾是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南美洲的前哨,经历漫长的西班牙殖民文化,穿越历史从林而来,成为素有“太平洋皇后”之称的巴拿马城的历史见证。
圣多明各修道院(Convento de Santo Domingo, Arco Chato)废墟,是巴拿马最具纪念性的殖民地古建筑之一,由教堂、修道院及附属小教堂组成,砖石结构的平坦拱门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分古迹平拱(Arco Chato)。1756年的大火烧毁了修道院所有的木结构,只有部分砖墙以及这个拱门得以幸存。平拱门宽约15米,高达10.5米,在没有任何金属结构支撑的情况下屹立了近三百年。
耶稣陪伴教堂(Iglesia de La Compania de Jesus)是整个老城最出名的废墟,由教堂和修道院组成。1749 年在这里建立了巴拿马第一所大学--圣哈维尔皇家和教皇大学(La Real y 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San Javier),运营18年,毁于火灾和地震。
1501年,西班牙探险家罗德里格斯•巴斯提达斯发现巴拿马地峡,于是,这里成为欧洲人在太平洋海岸建立的第一个居民点。1519年,西班牙人帕卓若斯•戴勒在一个印第安小渔村建起最初的“老巴拿马城(Panamá Viejo)”。城市以直线网状布局,表现出欧洲城镇规划的概念。从此,巴拿马地峡特别是巴拿马城,成为随后西班牙人掠夺印加帝国的桥头堡,也是往后陆续运走掠夺回来的金、银等战利品的最主要港口、欧洲人在美洲新大陆的重要贸易中心之一。老巴拿马城的日益繁荣,被不少加勒比海盗觊觎,终于在1671年,英国海盗亨利•摩根攻克、洗劫并纵火烧毁了巴拿马古城。
1673年巴拿马城重建,即“巴拿马旧城(Casco Viejo)”,其保持了原来的城市格局和建筑风格,作为殖民时期的印证,巴拿马城几乎成为一个万花筒般的城市,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以及早期美国等风格所混杂成的建筑,居住有世界上各个地区的人,独立广场、耶稣会教堂及修道院、安孔山、巴拿马两洋运河博物馆等,城内到处都可以发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巴拿马城临海靠山,风景如画,新城区高楼林立,街道笔直整洁,古老的教堂、城堡与式样新颖的现代建筑交错相间,壮丽典雅,赏心悦目。巴拿马运河上,船只吞吐,汽笛长鸣,辽阔的巴拿马湾波光粼粼,无边无际,犹如一幅自然画卷在人们眼前,1903年被定为巴拿马共和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