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藏端说砚:谢志峰先生捐赠文物专题展》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教育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藏端说砚:谢志峰先生捐赠文物专题展》位于广东肇庆博物馆,展示陈列肇庆各个历史时期端砚精品。
端砚历史悠久,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因出产于唐初端州(今肇庆市端溪),故名端砚,《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谢志峰,广东梅县人,历任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藏家协会会长,广州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藏端说砚:谢志峰先生捐赠文物专题展》展品计116方,其中有朱彝尊、黄任、刘墉、伊秉绶、林则徐、彭泰来、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胡根天、启功、齐白石、商承祚、容庚、赖少其、黎雄才、关山月、钱君陶等名人使用并题书镌刻铭文的砚,6成以上配有原装的名贵木盒,其上承载前人读书学习的心迹,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久安室用砚”是展品中最名贵的收藏之一,此砚采自老坑大西洞,质地上乘,天然集中了金线、银线、天青、翡翠点、碎冻、青花、火燎等石品。因此,砚匠无需雕刻,素面出迎,足以倾倒众生。更重要的是,该砚的主人是乾隆皇帝的宠臣、清代大学士刘墉。晚年刘墉以“久安室”作书斋名,该砚便为其书房的专用砚。
“象耳瓶形猴王砚”采自老坑大西洞,石质“其腻若脂,其润似玉”,砚堂中有鱼脑洞形成天然猴王,形神兼备。砚间有蕉叶白、金线、银线。该砚昔日主人是康有为,其托人在砚背刻下铭文:“一一功德种福田”。
“林则徐铭玉带砚”采自麻子坑,石质坚细高洁,砚石中有鱼脑冻、猪肝冻、青花、火捺、石眼等。林则徐在砚盖上题字:“古砚常磨玉带生”“念湖兄属,少穆林则徐。”据考证,念湖原名吴人骥,是山东莱州知府。
“程柱光铭平板砚”出自是肇庆本地的砚匠程柱光。光绪年间,其观张之洞于包公祠题字“丹心一颗千金哪比人格贵,清风两袖万贯不移品行贞”,深受感触,将此佳句铭在该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