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七星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肇庆市,集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对联题咏与崖刻画于—炉,是中国少有的庞大摩崖石刻群之一。
七星岩摩崖石刻地处肇庆市端州区七星岩风景区内,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开元十五年(727年)在七星岩镌刻的名篇《端州石室记》,此后历朝历代均有名士雅客来此刻文题诗载词。七星岩摩崖石刻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文体齐全、字体纷繁、中外兼备,不仅是中国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2001年6月,七星岩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岩摩崖石刻据说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约1.5平方公里分布有摩崖石刻531则,文体计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等,记述有地理环境、山河变迁、历史大事、宗教信仰、庙宇建筑、岩石水土、朝代更迭等。其分布状况较为繁杂,主要集中在石室岩、玉屏岩和阿坡岩等地,其中,石室岩汇集333则,诗词歌赋144则206首,享有“千年诗廊”之美誉。
七星岩摩崖石刻计有唐代4则、宋代80则、元代13则、明代146则、清代117则、民国10则、当代117则、年代不详44则。最大一则有26.3平方米,最小一则仅有0.03平方米。字体大者丈余,小者半寸。以汉字为主,有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还有画2则,藏文和罗马文、希腊文等外文3则。包括唐代李邕的楷书;明代吴桂芳、朱完的篆书;清代黎简、陈恭尹的隶书,耆英的草书等,为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至清朝末年,该石刻可见文字319字,如今清晰可见文字273字,连模糊但尚可辨认的31字在内,实存30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