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霞客渡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霞客渡位于湖南永州市,历史悠久,因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至此而得名,与“南津渡、百家渡、保安渡、湘口渡”并称零陵五大古渡。


霞客渡地处永州零陵城内的潇水河上,历史上曾是出入零陵郡以及湘桂古道上的重要通道。自元代始就建有浮桥,古称“黄叶渡”、“川桥”又名“平政桥”,民间俗称“大西门浮桥”。据清康熙《永州府志》载:“元时造舟为梁,取‘君子平其政’之义。后废,乃设舟为渡。万历辛卯五月,复驾舟为桥,名曰‘浮桥’,桥有记,勒石于正西门左,后因火,石毁而证遂无考。”古渡历史上多次修缮,上世纪九十年代复建时,为纪念徐霞客曾两次考察零陵,游历永州,建成后改名为“霞客渡”。




零陵旧时有七座城门,其中“大西门”因架设浮桥,是前往零陵西路的唯一陆路通道,也是“湘桂走廊 ”的必经之途,而最为重要,每日熙熙攘攘。据《永州旧事》描述:“大西门是一个水旱码头,它靠在去河西的浮桥边。它又是一个搭船的大站,早上,凡要去冷水滩,蔡家铺,曲河的都要到大西门来坐船去。要去衡阳,长沙的坐大船。要去河西买糙米的,也要过浮桥去,那浮桥一天繁忙得很,总是走得轰隆轰隆地响。”
徐霞客当年来此历时40天,写下两万多字的《楚游日记:永州日记》。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十六日徐霞客至零陵,上午“今亦欲登陆遍览诸各胜,而病体不堪逆停舟中”,下午“急索粥为餐,循城而北”,船只停放河东小西门,拖着病体,走过大西门浮桥,考察了愚溪,钴鉧潭,柳子祠;第二天又徒步过浮桥,上西山,游朝阳岩,香炉山等景点,为零陵的名胜古迹留下了宝贵资料。


现存“霞客渡”为2019年重修而成,为一组由木船作为浮箱、其上架设方木柱子、以铁条铁链箍紧的浮桥。新建浮桥全长143m,宽4.1m,桥渡与两岸的景色融为一体,历经沧桑,经久弥新,不仅方便行人过往,更是彰显其悠远的历史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