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莫斯塔尔古桥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境外旅行 |
莫斯塔尔古桥位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部的涅雷特瓦州,始建于16世纪,横跨内雷特瓦河,2005年,“莫斯塔尔老城的古桥及周边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斯塔尔古桥(Stari most)又称“莫斯塔尔老桥”,地处波黑南部黑塞哥维那中部地区的莫斯塔尔(Mostar)市,并因此得名。莫斯塔尔市始建于15-16世纪,最早只是一处土耳其边境小镇,又在19-20世纪的奥匈帝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市分布于内雷特瓦河深谷两岸,融合土耳其、地中海和西欧等地的建筑风格,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城市。





莫斯塔尔古桥始建于1557年,工程历时九年,于1566年建成,由著名建筑师思南(Sinan)设计。古桥呈拱形,长29米,宽4米,共使用1088块长方形巨石,拱的形状由其内弧面大量不规则的变形形成,桥墩为石灰石,桥的两头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充分展现出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古桥竣工后,成为世界上最宽的人造拱桥,可以列入当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莫斯塔尔古桥建成后,将居住在内雷特瓦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民连系在一起,其不仅是一条连接东、西两个城区的捷径,也成为莫斯塔尔城市多元文化和民族和睦的象征,也使得古桥具有了灵性、拥有了生命。




莫斯塔尔古桥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波斯尼亚战争(黑波战争)期间被摧毁,同时被毁的还有城市大量建筑。战争结束后,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和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组成联盟,监督莫斯塔尔古桥和古城中心的重建。重建工程按照原貌恢复,使用同样的技术和材料,甚至从河中打捞原来的石料以供使用,重建开始于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完成。同时,老城的许多建筑也得到修复或重建。老桥和莫斯塔尔老城的重建,成为协调和解、国际合作的象征,体现出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社会之间的和睦相处。每到夏天,年轻人们会站在高高的老桥中央,然后纵身跳入内雷特瓦河,展示其矫健的身姿,引发聚集在河岸众多的游客和本地人的赞叹、欢呼,这也成为老桥一项独特的运动项目,也成为莫斯塔尔的名片和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