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境外旅行 |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以其雄伟的建筑、精美的装饰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也是摩洛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哈桑二世清真寺(Mosquée Hassan-II)濒临大西洋,占地面积约9公顷,为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而来,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清真寺分为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其中,主体大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长200米,宽100米,高60米,宣礼塔高达21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宣礼塔。另有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讲演厅、会议厅等设施。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主体大殿内可容纳2.5万,广场上可以容纳8万),规模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不仅向全世界的穆斯林敞开大门,也接纳游客参观,可在此观赏阿拉伯建筑艺术和感受宗教氛围的肃穆。
哈桑二世清真寺由摩洛哥前国王哈桑二世倡建,哈桑二世国王在位30余年,国泰民安,其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真主的指引,因此决定在摩洛哥这个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建造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据说,缘于国王梦中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故此清真寺建在海上。为实现哈桑二世国王的梦想,摩洛哥举国募捐,筹措建设资金5亿多美元,其中3/5来自国内外的捐款,其余由政府出资。工程于1987年8月正式动工。由一家法国公司承包,3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用掉30万立方米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历经6年,于1993年8月建成启用。
哈桑二世清真寺建筑外观采用摩洛哥传统风格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同时融合埃及、罗马、意大利、法国等建筑艺术风格,宽阔的中央庭院和高耸的尖塔,凸显大气磅礴。内部的宽敞空间内,色彩明丽,高大的穹顶、华丽的灯饰、精致繁复的雪松木雕、马赛克瓷砖、大理石喷泉等,汇聚着摩洛哥积淀千年的装饰艺术。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尽显对称、工整、协调之美,拔地擎空的大理石巨柱让人联想到信仰的力量与神圣。大厅内铺就地毯,拐角处巧妙地摆放着精品饰物,来自意大利的水晶吊灯华丽而不失优雅,灯光映照之下,更显富丽堂皇,仿佛置身于华美的王宫之中。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清真寺,除摩洛哥特色的建筑艺术外,也可充分领略到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其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坚固异常,不用钥匙,而是使用一组密码,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大殿内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可以根据气温而自动调节温度,宣礼塔有电梯直达塔顶,其音质也采用当代信息传导技术,使声音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