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琅勃拉邦-清晨布施

标签:
旅游地理文化佛学 |
分类: 境外旅行 |
清晨布施是指每天清晨时分,琅勃拉邦老城街道上,虔诚的人们将准备好的食物,依次敬献给化缘僧人的场景,这已成为琅勃拉邦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老挝是个信佛的国家,佛教徒以修行为主,生活靠布施获取,回报靠诵经果报,所以布施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风吹雨打,僧侣们每天都赤足橙袍,携带锡钵,按照固定的路线,坦然安静地接受着信徒和游客的布施。其在琅勃拉邦已持续近千年,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也不曾停止过。
布施梵语“Dana”,老挝语叫“塔芭”,布施,也叫“布施度”,意思是以福、利施与人。布施给寺庙、僧侣,称作“种福田”,意思是为来世累积福德。布施的内涵,不局限于财物,佛教六度以布施为首,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其中,财布施是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法布施是宣扬真理、智慧,劝人修善断恶,使人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追求真理;无畏布施是竭尽所能去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也就是布施信心、爱心。
僧侣们每天靠清晨布施获得的食物充饥,有时,如果僧人收到的食物过多、超过当天的饭量,就会把多余的食物放入街边贫苦人家孩子们撑开的布袋里,施受角色瞬间互换。每天布施结束后,一些贫苦的的人会来到寺庙,一方面是为了祈福,另一方面这里会提供食物。从这个角度看,寺庙成为一个再分配机构,将食物从布施者的手中转移到贫困者手中,使布施成为一个善良的循环。
晨间布施是老挝人一天中最美好的开始。琅勃拉邦的僧人们,一日两餐都来自于这次布施。清晨,城中大小寺院的僧侣们会有序地接受布施,整个过程宁静肃穆,只有眼神和心灵的交流,从不受外界的干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也购买一些布施用的食物,参与其中,实践“给予”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