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羊楼洞明清石板街
(2024-03-13 11:32:14)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图片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据清《蒲圻志》载,其始建于明代,形成于清道光至咸丰年间,素有“青砖茶乡”之称,尤以“洞茶”之名享誉海内外。
羊楼洞地处湖北省南部与湖南省北部交界的丘陵地带上,三面环山,四周山坡均种植大片茶园。古镇坐落于平原之上,地势平坦,地势略高于附近的崇阳、通城、临湖等茶叶产区,利于茶叶的储藏。自明嘉靖初,这里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集镇随之而兴,各类茶叶远销新疆、蒙古、俄国等地。道光年间大量生产“青砖茶”,在近代粤汉铁路修通之前,羊楼洞的茶叶出口均通过邻近的新店码头转运至汉口。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整体布局依松峰港呈南北走向,现存古街道路面采用硬质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由庙场街、复兴街和观音街组成,另有三条丁字巷。主街全长约1000米,最宽处约6米,整体保存完好。其中,“庙场街”和“复兴街”呈现曲线形,在道路中心横铺一条石板,作为道路中轴,两侧对称纵向布置尺寸相对较短的石板,如此铺设方法便是为适应街道的弯曲,方便独轮车的运行。
街道两侧保留有清代、民国时期的住宅、商铺三百余栋,建筑尺度、风格统一,错落布置。房屋结构均为砖木结构、有一进二重、三重式,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商铺,前店后宅,中间设置天井,上层为阁楼,穿梁式木结构。路面中间均设下水道,宽约1.2米,用青石板横铺,下水通至古街东侧的松峰港,下水道两侧竖铺条石,条石之间均留有缝隙,用于通下水。
赤壁地区的茶叶种植始于汉代,唐代,“唯以植茶为业”,成为鄂南茶叶生产、集散的重要区域。宋代以后,茶业规模持续扩大,出口激增,远销异域。至清代,晋、粤茶商于羊楼洞、新店设厂制茶,一时茶庄林立,茶业兴旺。清末以后,随着俄、德、日等国商人竞相在羊楼洞开设茶厂,制作砖茶,远销海外,赤壁茶业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