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南津古渡(洞庭湖旅游度假区)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湖泊、湿地、森林、草原 |
南津古渡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因渡口地处城南,古人称渡口为“津”,故名。
南津古渡俗称“南津港”,地处岳阳城“南湖”与“洞庭湖”交汇处,故此成为内外湖的重要通道与避风泊船的天然良港,地位十分重要。唐时即为沟通市肆与南乡的通道。宋代“岳阳城下风波恶,过客舟船不容泊。”岳阳楼下的渡口南移,“南津港”得以成为繁华渡口。李白等历代文人骚客游君山,或从岳阳旅行外地,都从南津港乘船出发,船只来往如织,渡船昼夜不停。
据明代《岳州府志》载:“港则有南津,县南二里,通洞庭为泊舟处,有堤。”宋诗人王十朋游览岳阳时,曾泊船南津港,写道:“遥从湖口入南津,看尽湖山与城廓。”清代时,市井繁荣,巴陵文人何天衢对于南津夜渡有诗云:“向夜南津渡,平波月未生。钟声出古庙,烟色暗前程。远树城连近,中流山直横。渔舟浑不辨,隐约听榔鸣。”描绘出南津港夜晚的景色。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巡游岳阳,曾在岳阳楼与君山各留下一块“印心石屋”的临摹刻石,并从南津古渡口乘船前往君山,离开岳阳。
19世纪后,因历年洞庭湖泥沙淤积,滩扩水浅,渡口只得北移,南津古渡成为废墟遗迹。现南津古渡处于云梦路与千亩湖旅游走廊和南津港大堤交界处,东接南湖九孔桥,西靠洞庭新城,南延圣安寺广场,北连千亩湖旅游走廊。随着南津港大堤的修建,古渡的作用退化,仅余游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