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岳王庙
(2023-10-23 21:46:50)
标签:
旅游历史地理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岳王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山路,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王庙地处杭州市栖霞岭南麓,又称“岳飞墓”、“岳坟”,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岳飞被害,狱卒隗顺背负其遗体逃出临安城,至九曲丛祠,葬之于北山。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为岳飞平反,将岳飞遗骸以一品官之礼改葬于现址,后历朝历代都有重修。其建筑规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时改变。清嘉庆六年(1801年),再次重修后,在正门悬挂“岳王庙”匾额,后沿用称“岳王庙”。1979年,岳飞墓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其间,在墓道两侧地下发掘有两具南宋石俑,为“以礼改葬”岳飞遗骸于现址的重要实物见证。岳飞墓在历史、艺术和社会凝聚力方面都具有较大价值,
岳王庙自西向东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启忠祠区三大部分,其中,墓园区沿东西向轴线对称布局,一座宋代建筑风格的墓阙将其分为陵园和墓地两部分,阙前有照壁,上嵌“尽忠报国”四字,南道旁到石人、石兽。穿过墓门有甬道通至墓前,岳飞墓位列正中,墓碑地面以上高2.7米,宽度0.7米,厚度0.3米,上刻“宋岳鄂王墓”,左侧是岳云墓,墓门下有铁铸秦桧等人跪像。
忠烈祠和启忠祠坐北朝南,均以石块围砌而成。忠烈祠区由门楼、祠前庭院、忠烈祠正殿等组成,沿南北向轴线对称排列。忠烈祠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檐间悬挂“心昭天日”匾额,系叶剑英元帅1979年重书。殿内有众多名家所题的匾额和楹联,正中为岳飞像,塑像上方的草书“还我河山”金字大匾相传为岳飞手迹。启忠祠正殿外是残损文物室外展区,集中陈列了多年来征集的相关石质残损文物。启忠祠于1984年被辟为岳飞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室,收集、整理、展出了各种相关史实和资料。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力主抗金,所率“岳家军”被对手给与“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价。绍兴十年(1140年),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一意求和,岳飞遭受秦桧等人诬陷入狱,绍兴十二年(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