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43,437
  • 关注人气:1,1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2023-08-25 13:19:38)
标签:

旅游

历史

地理

文化

分类: 丹霞、雅丹、沙漠

汉长城遗址位于甘肃酒泉市敦煌西北部的荒漠中,残存近百米,为我国目前汉长城保留较完整的一段,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西汉时期,汉王朝在河西地区“设四郡,置二关”,同时建立起军事防御体系。汉长城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鼎二年(前115)至元鼎六年(前111),修筑从令居到酒泉的长城;元封四年(前107),修筑酒泉至玉门的长城;太初三年(前102),修建居延塞;太初元年(前104)至太初四年(前101),修筑敦煌至盐泽的长城。同时,在长城沿线置烽燧亭障,形成完善的警报体系。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汉长城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历经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部分遭风雨流沙破坏,被夷为平地,也有部分保存至今。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被辟设为景点,供后人怀古。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汉长城之结构并无砖石,墙身就地取材,以大漠生长的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峰燧旁边置有报警时用以点燃烽火的积薪,已凝结为化石般坚硬。在汉代长城、烽隧遗址中,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曾出土1200多枚价值不菲的汉简,“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经考证,其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又如著名的“敦煌汉简”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其为研究中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甘肃敦煌-汉长城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