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645
  • 关注人气:1,1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2023-07-28 21:06:49)
标签:

旅游

城市

历史

地理

文化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位于江苏南京城墙博物馆内,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构成城墙的“城砖”,也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南京明城墙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构成城墙的“城砖”上记载着城砖烧制的相关信息,当时是用这种可追溯的责任制确保城砖的质量,但对于如今的考古而言,却包含着明初农村基层组织的变化过程、各地制砖工艺和制砖泥土样本、姓氏文化、汉字简化字、民间书法和篆刻艺术等多元文化信息,为历史研究提供实物依据,弥补史料的遗缺,被誉为是一部“厚重硕大的书”。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从南京城墙城砖的材质、烧制方法、生产责任制度以及城砖铭文等各方面,以实物展示、图示解说、古今对照、动态演示等方式,诠释南京城砖的丰富内涵。该展览在城墙博物馆建成之前,曾在中华门瓮城等多处布展。

城砖是南京城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南京城墙用砖数量惊人,规格基本一致每块基本都以10(厚)厘米×20(宽)厘米×40(长)厘米,重约40斤的标准进行烧制,质量极高。其主要由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五省进行烧制,另有部分由军队、工部、寺庙等进行烧造,甚至还曾发现明代宫廷专用的“金砖”。城砖烧制完成后要接受严格的检查,标准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标准的城砖铭文中是没有时间的,但也发现一些洪武元年、洪武四年、洪武十年铭文的砖,这种有制砖时间的纪年砖,为人们研究南京城墙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南京明城墙为了保证建设质量,修筑时采用了严格的责任制,尤其是在烧制城砖方面,涉及的各阶层人员的职务与姓名都要印在砖上,上至府州县各级官员,下至基层组织人员与烧造工匠,依次为提调官、通判、主簿、司吏、总甲、窑匠、甲首、造砖人夫、小甲等,逐级降低,一般九级,最多达十一级。其中,“总甲”、“甲首”、“小甲”是明城砖烧制中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窑匠”是烧制城砖的技术人员;“造砖人夫”是直接参与烧制城砖的百姓。在总量上亿块的城砖里,出现了诸多如“福东海”、“寿南山”、“万万年”、“刘德华”等有趣的名字。铭文多为楷书字体,也有少部分行书、草书、隶书,多分布在两个侧面。除了文字,城砖侧面还刻有大量各种符号、纹路。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南京城砖铭文所记录的海量信息,为后世留下一个包罗万象的“明代史料库”。除城砖烧造地、烧制工匠等信息,城砖铭文还反映出姓氏文化在元末明初的重大转变、汉字简化字等信息,为研究明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如大量“姓氏+数字”的名字,又如“刘德华”字样的城砖铭文上,“刘”为现代“文刀刘”,而不是繁体“劉”,另有把“萬”写成“万”,把“糧”写成“粮”,把“廬”写成“庐”等,这表明简体字和异体字在明代就已出现,这种书写方式的变化,当时很可能是因为砖体上书写空间过于狭小所致。上世纪50年代,文字改革委员会简化汉字时,就采纳了一些民间早就在使用的异体字作为简化字。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南京城砖的产地不一,通过对铭文的释读,可以归纳出,大部分城砖产自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五省,可以确认至少有200个以上的县参与其中。有一些“金吾卫”、“飞熊卫中所”、“广洋前所”、“水军右卫中所”、“豹中”等铭文砖,说明军队也参与了烧制城砖;还有“工部关防”、“正中工部”、“工部前窑”、“官前窑”、“正前”、“正右窑”等铭文砖来自明代工部下辖机构;“天界寺”、“报恩寺”、“龙吟观”、“大和寺”、“荐福寺”、“茶山寺”等铭文砖,说明这些寺庙也参与了烧砖工程。

此外,依然有很多铭文,难以解释其含义,如“试”、“宝二”、“远近中”、“石城七号”、“太平二号”、“地四号”、“幕府三号”、“山字二”、“城左二十斤”、“太上”、“神东”、“黑前”、“黑后”、“正右”、“后张”、“亮湖”、“顺湖”、“八月”、“五十个”、“十二都”、“城连记”等等。所有刻印在城砖上的名字,不仅确保了南京城墙的质量,也成为连接古今、传颂后世的载体。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江苏南京-《“砖”心之“制”:南京城砖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