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云锦馆
(2023-07-26 13:12:12)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教育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云锦馆位于江宁织造博物馆,其内系统介绍南京云锦的发展历史和织造工艺,云锦为中国传统织锦工艺巅峰之作,被赞誉为“织金妆花之丽,五彩闪色之华”。
云锦是指在南京生产的、以锦缎为主的各种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刘裕设立的“斗场锦署”。元至元十七年(1280),忽必烈在南京设立官办织局,并在继承元代著名“织金锦”的基础上发展和繁荣起来。至明代又进一步创造通经断纬的“妆花”织造技法,制出加金妆彩的“妆花”织物。作为元、明、清三代专供宫廷及王公贵族的专用之物,云锦不仅是一种衣料,还成为古代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锦织造是一种有着丰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技艺,既是宫廷文化、制度文化、礼仪文化的体现,也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产生与发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文学、风俗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历史上,南京一直都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织锦业兴旺繁荣,据统计,南京丝织业兴盛之时,有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对南京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代南京云锦技艺传承和研究资料陈列中,最具视觉冲击感的,是一幅约八、九米长的云锦《九龙图》,明黄色地,江崖海水纹,九龙色彩与形态各异,活灵活现,雍容华贵,气派非凡。
“花本”是将纸面上的设计纹样,运用“挑花结本”的工艺,编结而成的模本。花本装到提花织机上后,与机上牵线、经丝相互作用,提经织纬来完成云锦的织造。
云锦馆通过多幅明清帝王画像,展示了各个朝代、不同等级的服饰制度,式样、色彩、纹饰都非常清晰。云锦的图案囊括了植物、动物、佛道、乐器、文房四宝、人物、传统吉祥内容等写实的或几何形式的纹样。从文化内容上看,有来自民间文化的蝙蝠(福)、牡丹(富贵)、鱼(余)、石榴(多子)、桃(寿)等内容,也有反映皇室文化的龙、凤、麒麟、江崖、海水、万寿等内容。云锦的悠久历史中,产生了很多花色品种,形成了独特的品种系列,主要分为“库缎”、“织金”、“库锦”、“妆花”四大类,其中“妆花”是南京云锦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