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
![此博文包含图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教育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天一阁博物院位于浙江宁波市,是一家以“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的园林式专题性博物馆。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一阁博物院地处宁波海曙区,其中,“宝书楼”亦即藏书楼,建于明嘉靖40-45年(1561-1566),由退隐故里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一生喜好藏书,官迹所到之处悉心搜集公私刻本,对无法购置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天一阁”内现存各类古籍近30万卷,珍椠善本8万余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藏品中古籍善本大都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成为海内孤本。而最稀珍的是明代的地方志与科举录,分别有271种和370种,堪称镇楼之宝。
“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其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1982年,“天一阁”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被范钦建于范府宅东,时藏书七万余卷。清康熙12年(1673年),黄宗羲登入“天一阁”,为之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此为外姓人首次登楼,自此,“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康熙15年(1676年),范钦后人范光燮传抄“天一阁”百余种书籍供士子阅读。清乾隆38年(1773年),因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这次献书虽然造成“天一阁”精品藏书的一次集中流失,但其却因此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
“天一阁”历史上颇多劫难,尤其是近代,战争、兵乱、台风等天灾人祸,不一而足,导致藏书与建筑均有损毁。直至民国22年(1933年)九月,“天一阁”成立了以冯孟颛为主要负责人的重修委员会,募捐、规划、修缮、迁建、扩充,移“尊经阁”于“宝书楼”之后,建立“明州碑林”等,由此这座私家藏书楼进入公私共管时期。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保护藏书,“天一阁”经历了建成后的首次大范围转移,隐于乡间,直至民国35年(1946年)12月,返回阁中。次年,该阁举行建成以来的首次公开展出。
“天一阁”是一个融社会历史、文化及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于1994年底由“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与“宁波市博物馆”合并而成。博物馆环境幽雅,园林精致、建筑古朴,下设《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其内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仨大功能区域,其中,藏书文化区以“宝书楼”为中心,包括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等;园林休闲区以“东园”为中心,包括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陈列展览区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及新建书画馆“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六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