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慈溪-鸣鹤古镇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房产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鸣鹤古镇位于浙江宁波慈溪市观海卫镇,因河成镇,依山成街,渔耕人家枕河而居,素有“鹤皋风景赛姑苏”之美誉,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鸣鹤古镇历史悠久,据《宝庆四明志•叙山》载:“鸣鹤山,县西北六十里,耆老相传云,昔有鹤栖于此山,一旦飞鸣,冲天而去”。《延祐四明志》亦有相同记载,“鸣鹤山,形如鹤翅,舒而喙张,有飞鸣之状,故名”。《刘宗墓志》载,“止越国东之州,居于句章,乡名‘鸣鹤’”。该墓志作者范当为一乡贡进士,其所载为公元前205年的行政系属,说明2200年前已有鸣鹤乡。鸣鹤不仅以历史悠久见著,同时人杰地灵,自东晋始,虞氏望族虞耸、虞喜叔侄在此建造“测天楼”,发现“岁差”现象,在天文历法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虞太撰《晋书》,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唐代虞世南以“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而享有盛名,谥文懿,葬昭陵,像入凌烟阁。至清康熙时,鸣鹤叶氏一族崛起,举人、进士、文人、巨贾层出不穷,尤其是叶天霖兴办国药业,开创慈溪国药贸易之先河。
鸣鹤古镇于唐宋时成为浙东主要盐场,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设鸣鹤盐课司,因此被称为“鸣鹤场”。古镇主要由上街,中街,下街三条街道组成,其中尤以中街最为繁华,其长约1500米,自宋代起便形成集市,曾为鸣鹤的精华。历史上这里是慈溪“三白(棉花、白布、大米)”等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是昔日商肆繁华之地,承载着千年古镇的辉煌。当时日泊市河的船只多达200多只。今日老街,虽没有昔日的繁华,但仍能领略古镇风韵。
鸣鹤古镇“形于盐而盛于药”,是中国“国药业”的发源地,素有“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有慈溪,慈溪首推鸣鹤场”之说。古镇现保存大量与叶氏一族相关的建筑,如“药材馆”陈列150多家国药老字号品牌,其创始人大多是鸣鹤人,清代南北两大国药店“北同仁堂、南种德堂”,分别为鸣鹤乐氏和叶氏开设。国医馆又称“崇敬堂”,是鸣鹤国药的源头,占地1619平米,大门上书有“居仁由义”四字,始祖国药巨商叶心培。嘉庆十四年间,叶心琣之子叶赐凤在鸣鹤建造24间走马楼。叶天霖为六个儿子建筑六房大屋,小五房占地面积约1700平米,保存较为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