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2023-04-20 08:25:21)
标签:

旅游

地理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深澳古村位于浙江桐庐县,为申屠氏族人于南宋后期迁入发展而成,因其现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落,2006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村落。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深澳古村旧称“深浦”,临“应家溪”而建。据考证,申屠氏族人于即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迁入同里(今深澳),繁衍生息,遂成望族。至明清时期定安乡(即深澳)达到全盛,贸易往来异常频繁。相传“申屠氏”最早的祖先为炎帝神农氏后人。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末年,伯夷因不愿做孤竹国的国君而投奔周国,后来伯夷的子孙因纣王无道而拥周灭商,被封为申侯,在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至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申侯子孙迁居安定屠原,为纪念故国(申国)和落籍之地(屠原),始姓申屠。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深澳古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文物研究价值,在于其独立完备、沿用至今的“供排水系统”和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申屠氏祖先迁徙至此时,先造水系,后造房屋。整个水系由溪流、暗渠、明沟、坎井(17口)和水塘(12个)五个层次立体交叉构成,各自独立,相互联系,充分调控地面和地下水源,将饮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开处理,800米暗渠贯穿整个村落,使水源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流经各家各户的门前屋后。其中,尤其以“暗渠”的构造最为巧妙,其长约800米,深入地下约4米,宽1.5米,高2米,渠底用卵石铺成,渠上建筑成拱顶,成人可进出疏浚。为方便取水,每隔一定距离就开一个水埠,由于水埠比较深,当地人称之为“澳”,深澳的村名就是由此而来。与这条暗渠并行的还有一条明沟,从各家门前淌过。每幢建筑的天井都有排水沟(明清时风水学称之为“四水归一”),天井里蓄的雨水流入门前的水沟,同时带走生活污水。如此完整的水系科学卫生,使深澳村尽可能避免水、旱灾害的困扰,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深澳古村在清代是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尤其是清代中后期,出现一批以贩运草纸致富的商人,村中建筑便是多为该时期所建。也正是这一时期,深澳的古民居基本形成了规模。深澳老街全长200多米,宽约3米,南北走向,卵石铺设,旧时是附近一带的交易中心。老街两侧建筑多为清中后期及民国时期建筑,多为店铺。此外保存较好的还有黄家弄、后居弄、三房弄等传统街巷,计有民居百余幢,大都为四合式的天井院子。另有祠堂、庙庵、戏台和桥梁等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外观简朴,但梁架、门窗木雕十分讲究,牛腿、窗花、人物、走兽无不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