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2023-04-11 11:43:58)
标签:

旅游

地理

历史

文化

分类: 雪山、冰川、河流、瀑布

“九姓渔村”位于浙江建德市三都镇,三面背山,一面临江,民居白墙青瓦,错落有致,是近年来发展成的一处渔业旅游村落。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九姓渔村”行政名称“三江口村”,亦称“三都渔村”,地处富春江、新安江与兰江的交汇处,据说是旧时居住在“三江口”流域水上的渔民上岸后聚居而来。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将后者及其部属共九姓(陈、钱、袁、孙、林、叶、许、何、李)族人押解至“严州府”(今建德梅城镇),贬为“贱民”,并流放入新安江中,令其在水上生活,规定其“不准上岸居住”、“不准与岸上人通婚”、“不准读书应试”、“不准穿鞋上岸”,而且官府有事还要应召服役。逐渐地,“九姓渔民”的足迹就遍布新安江流域,在兰江、富春江、钱塘江以及如今的千岛湖都有其后代。常年的水上生活形成了“九姓渔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风风俗,如“水上婚礼”便是其中最有特色的民俗风情,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明初至清末,“九姓渔民”就这样在社会的最底层苦捱了五个多世纪,自为族类,自为婚姻,自生自灭,隐忍着世间的不公。唯一的恩典是,其死后被允许葬在岸上。如此境况,直到清同治五年(1866年),严州知府戴槃出于恻隐,奏请裁革“九姓渔民”课税、准予“改贱为良”并获得朝廷恩准后,才有所改变。戴槃还撰写《裁严郡九姓渔课并令改贱为良碑记》,并刻成石碑立于梅城南门码头。这块如今仅存断片的“改贱为良”碑,已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九姓渔民”在三江流域以舟为家,以打鱼、载客为业,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很少与岸上人往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直至上世纪,因富春江水电站建设,因此上岸定居,逐渐形成村落。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浙江建德-“九姓渔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