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8,110
  • 关注人气:1,1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静安-天后宫

(2023-03-28 08:56:21)
标签:

旅游

城市

地理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天后宫位于上海静安区,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也是一处见证上海民间风俗、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标。

 

上海静安-天后宫



上海静安-天后宫


 

天后宫在上海地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后世屡毁屡建。据清《瀛壖杂志》载,“天妃宫”由福建船商建于东关外(今十六铺一带),其“创自宋末,成于元初,海舶抵沪,例必斩牲演剧,香火之盛,甲于一方”。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借师助剿”,“法人假助守为名,附郭之屋,尽付一炬,火光烛天,昼夜不熄”,遂毁于火。1879年,清末外交家崇厚出使俄国,奏请“于上海地方重建天后宫,并建出使大臣公所”,前者庇佑出海平安,后者作码头下榻接待场所。1884年,二者相继竣工。当时的天后宫占地4亩,呈中轴对称的格局,内部建有头门戏楼、看楼、钟亭、鼓亭、大殿、寝宫楼等,院中置有香炉。其中,戏楼坐南面北,台面离地2.8米,台口高3.2米、宽6.7米、深6米,两侧还有看楼,后台及两侧厢房十余间供演员化妆、住宿。戏楼歇山顶、斗拱飞檐,三面额枋均雕有花饰,表层贴金。

 

 

上海静安-天后宫



上海静安-天后宫



至上世纪初,天后宫建筑群被多方占用,曾为租界华人聚会场所、学校和难民所等。1949年后,天后宫已无香火,戏台、看楼等成为居民楼。1978年,因河南北路拓宽,天后宫面阔三间的歇山单檐式楠木殿被拆卸,按原样迁至松江方塔园东北隅,两只石狮子移到豫园门前。2006年,为配合地铁建设,残余的天后宫建筑被拆除,其中仅存的大门、戏台、西看楼被实行落架保护,木构件等经测绘、打包、存放、拍照记录等工作后保存。

 

 

上海静安-天后宫



上海静安-天后宫



2016年,天后宫启动修复前期工作,初步确定修复工程内容为门楼、戏台和东、西看楼。5年后,正式进入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复建后的天后宫为江南古建筑风格,平面呈“八”字型,围合出内向型广场,呈现古代官式建筑的特征。正门照原样修复,立面采用青灰色的方砖呈45度菱形铺砌,辅以砖雕,显得庄重肃穆。此外,戏台螺旋形藻井“斗拱盘沿十数层,中央有盘龙戏珠图案,雕刻精细”,其由底架、斗盘枋、插拱、凤头昂、遮轩板、封栱板、上云头、井盖板等700余个木构件榫卯搭建组成,是整个建筑中最精美传神、建筑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不仅体现出美学,更有声学设计,舞台上的声音经此穹隆,形成自然扩音效果。复建后的天后宫将成为以文化展示为主的文化传播场所。

 


上海静安-天后宫



上海静安-天后宫





上海静安-天后宫


 

戏台藻井及中心雕龙图案

 

 

上海静安-天后宫
网络图片




上海静安-天后宫
网络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