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象鼻山

标签:
旅游地理城市文化 |
分类: 高山、峡谷、洞穴、峰林 |
象鼻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因山势酷似“巨象饮水”而得名,其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被誉为桂林山水城市的象征。
象鼻山原名“漓山”,地处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酷似一只江边伸鼻饮水的巨象,形神毕似,以神奇著称。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圆洞。《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构成“象山水月”奇景,是桂林的城徽山,也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
象鼻山自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等。其中,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饮水漓江,景致极佳。其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其原为一段古地下河道,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象眼岩是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普贤塔耸立于山顶,始建于明朝,用以供奉菩贤菩萨。其沿袭藏传佛教喇嘛式实心砖塔,塔高13.6米,为双层八角形虚弥座。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也被称为“剑柄塔”或“宝瓶塔”。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