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南岸嘴(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标签:
旅游地理城市文化 |
分类: 长江、黄河 |
南岸嘴位于湖北武汉市三镇之汉阳,是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冲击地带,也是武汉“百里长江生态走廊”的重要节点,在中国地理上享有“中国第一角”的美称。

南岸嘴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口南岸,地理位置独特,如同二龙托起的明珠,有人将其地貌与著名的“德国角”相比,“德国角”位于欧洲莱茵河与莫塞河交汇处的德国老城科布伦茨,与“南岸嘴”地理位置极为相似,甚至河流走向及周边景点布置都颇为一致。因此,南岸嘴也被称之为“中国角”。此外,南岸嘴地貌亦与香港“维多利亚港”、美国纽约“曼哈顿”等大都会有所类同。
南岸嘴二江交汇,因长江浑黄、汉江碧透,形成“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一瓢舀起两江水,半杯清茶三镇香”便是其真实写照。《诗经》云:“泾以渭浊,湜湜其沚”,长江含沙量较高,浩浩荡荡,水位略高于汉江,水质常年浑浊;而汉江含沙量较低,水道蜿蜒,水流缓慢,水质清澈,加之两江上游天气差异,造就南岸嘴两江“泾渭”分明的水文特征。
汉江古称“沧浪”、“夏水”,又名“汉水”、“襄河”,等,在陕西宁强县有“沮水”、“嶓冢山”和“玉带河”三源,蜿蜒1532公里,流经武汉境内约21公里,至南岸嘴汇入长江。汉江与汉阳、汉口乃至武汉的命名密切相关,《明史•地理志》载,隋大业二年(606),依“水北为阳”将“汉津县”更名为“汉阳县”。直至明代以前,汉水主道经“汉阳城”之南的诸多湖泊入江,当时仅有汉阳,尚无汉口,龟山之北尚为一片水乡泽国。明成化年(1465-1487)初,汉水下游连年大水,近百湖堤溃口,最大洪汛在汉阳排沙口、郭师口之间决堤,径直东下,与龟山之北的多股汊水合而为一,汇入长江,“劈”开汉阳与汉口两方境土,形成如今的南岸嘴。
南岸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武汉的“城市之心”,甚至被誉为是“中国的丹田”所在,寓意此地是中国“精气最集中”的地方。在本世纪初,南岸嘴被规划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区域,经过两年的拆迁,数千户居民悉数迁离南岸嘴,沿岸建起坚固的江堤,但不知为何,却始终未能动工,只得植以树木,辟设成为“南岸嘴滨江公园”,与周边龟山、晴川阁等共同构成亲水景观带,暂为市民游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