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官渡古镇
(2022-12-22 10:51:40)
标签:
旅游城市地理文化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官渡古镇位于云南昆明市东南郊,历史悠久,其内古迹众多,人文丰富,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官渡古镇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原名“窝洞”,历史上曾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宋代时改名为“官渡”,成为誉满滇中的一处游览滇池的古渡口。该地区唐宋时已成集镇,兴建城墙,至元代时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时商贾云集,高塔辉映,成为商业、手工业发达的重镇。古镇中用螺蛳壳和着粘土舂夯而成的院墙,依然兀立,百年民居尚存,实属难得。
官渡古镇因其历史文化深厚而闻名,拥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其中,建造时间最早的寺庙是始建于唐朝的的土主庙和宋代的法定寺。“土主庙”大殿体量较大,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檀梁架结构,特别是大殿正面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翘如意斗拱,规模宏丽,繁富华美。法定寺体量不大,但举架较高,翼形拱,富于装饰,造形生动,仍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貌,具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官渡古镇“六寺之首”的妙湛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寺内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后西塔毁于地震,而东塔保留至今。寺前的“金刚宝座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十余座金刚塔中,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
官渡古镇“六寺七阁八庙”建筑群与自然风光相融合,构成古镇优美画卷,形成“古渡渔灯”、“螺峰叠翠”、“云台月照”、“杏圃牧羊”、“凌云烟缭”、“滇南草坪”、“金刚夜语”和“笔写苍穹”官渡八景。本世纪初,官渡古镇文化古迹抢救工程动工,修葺“金刚宝座塔”,重建妙湛寺及西塔,修复孔庙,武庙,赐书堂,法定寺,土主庙,观音寺,上、下阁楼等古建筑。同时辟设“官渡民俗博物馆”、“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保护中心”等,以及“乌铜走银传习馆”、“官渡饵块传习馆”、“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等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