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练塘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历史城市文化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练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青浦区练塘镇,其主体为以市河为轴心的两侧历史街区,集中反映了上海郊区商业街市、河市结合的传统江南城镇风貌特征。






练塘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地面积约57.5公顷,范围为东距长浦江80米左右,南距西塘港、东塘港南侧100米左右,西至泖新塑料厂附近地段,北至练新中路。其特色风貌主要为保存了得天独厚的水环境,河多桥多;保留了沿市河、上塘街、下塘街两侧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并留存了多处驳岸空间。有陈云故居、陈云就读过的颜安小学、酱园、救火会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练塘”传说为东吴时曾在此修建操练水军的水塘,从而得名;又说因五代时有高州刺史章仔钧及夫人练氏居此而得名。清光绪《章练小志》载,清末练塘一派“民居稠密、百货具备”的繁荣景象。此地水系丰富,其市河西北临叶厍荡,东濒泖河并直通黄浦江,旧时以“米市”带动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的繁荣,形成“商贸繁荣、米市兴盛”的独特地位。当时“上塘街”为商业中心,以楼房居多;北栅、东栅、李华港、冯家栅、西栅则是粮食集散地,建有米行、米厂等。
练塘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李河、市河两河道穿镇而过,形成城镇的主要结构骨架,亦是古镇最珍贵的景观资源。现存古镇沿市河两岸分布,形成两岸两街,老屋窄巷的典型江南水乡格局,基本与《章练小志》所载形态分布相同,另有古桥、寺庙、道观、祠堂和教堂十余处。沿下塘街、东风街和前进街等街巷及河岸集中保存有一定数量清代至民国时期传统建筑群,包含民居、宗教及商业店铺等建筑类型,构成古镇物质环境的主体。
练塘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民居多为传统的粉墙黛瓦木构架,结构型制简朴。建筑沿街面宽各异,院落单元2-5进,1-2层,规模不等。单体建筑多为两坡硬山,坡度平缓;而一组建筑往往由单檐与双檐组合而成,呈现“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的独特景观。目前仍保留有陈云故居、郭氏民宅、高氏住宅等成规模建筑,装饰精美,工艺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