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翔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城市历史文化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南翔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其以始建于五代的“南翔双塔”及近年来恢复的“云翔寺”等建构筑物为中心,是上海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城区。






南翔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地面积20.4公顷,范围为南至民主街以南30米,西至沪宜公路,北至德华路以北30米,其内横沥河、走马塘两河道穿越而过,两岸风貌具有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沿共和街、人民街、胜利街等街巷及河岸保存有一定数量清代至民国时期传统建筑群,传统建筑包括民居及商业店铺等建筑类型。
南翔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存有南翔寺双塔和许苏民墓,其周边和西侧的横沥河西岸保留一些以孙氏住宅为代表的有特色的传统民居,集中反映了上海郊区以重要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市结合形成城镇中心的传统江南城镇风貌特点。
南翔古称“槎溪”,其境内有上、中、下三道槎浦。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 年),在此建“云翔寺”(时称白鹤南翔寺),因寺成镇,镇以寺得名。唐代中叶,在该寺庙带动下,南翔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演变为区域性公共活动中心,至宋元时期,南翔成为东南巨镇。明、清时期,南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已经十分发达,市场繁荣,花豆米麦,百货骈集,舟车纷繁,徽商云集,被称为“东南一都会”,遂有“银南翔”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