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

标签:
旅游城市文化历史房产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是一处在“上海第八棉纺织厂”旧址基础上改造的、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时尚LOFT创意产业园区。
上海第八棉纺织厂前身为始建于1919年的“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至今仍保留着该厂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式建筑,其中不乏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大中华纱厂”由曾国藩外孙聂云台先生初创,1921年投产,占地150亩,纱锭4.5万,是当时的中国第一纱厂,1925年,纱厂由“永安公司”郭氏家族收购,改为“永安二厂”。1929年续建“永安四厂”,后永安二、四厂合并,先后改名为“永丰纱厂”、“永安第二棉纺织厂”。
“华丰纱厂”于1920年创办于“大中华纱厂”东首,占地100余亩,曾先后改名为“日华八厂”、“华丰工场”、“吴淞工场”、“中纺八厂”、“国棉八厂”。经历公私合营,1958年“永安第二棉纺织厂”和“国棉八厂”合并为上海第八棉纺织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棉纺织厂之一,拥有员工万余人。
至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纺织业开始调整转型,2008年,上海第八棉纺织厂充分发挥大量老厂房、老建筑的资源优势,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诸多历史建筑实施保护性修缮,使其留存成为城市的文化遗产,并以此记录下中国民族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同时转型成为“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了上海“滨水时尚新地标”。
1号楼建于1929年,二层砖木结构,呈装饰派艺术风格,融入传统的中国元素。窗户周围装饰图案丰富,建筑外立面为清水砖墙,色彩稳重和谐,初建时为纱厂职员医务办公楼。
4号楼和5号楼建于1929年,二层混合结构,建筑屋顶装饰带有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特点,曾是远东地区最长的连体厂房。
6号楼建于1924年,四层砖木结构,初建时为纱厂办公大楼。
8号楼建于1921年,2层混合结构。
9号楼建于1030年,2层混合结构,初建时为成品仓库。
10号楼建于1933年,钢混结构,主楼最高近20米。现保留了20吨高炉基座、大型运煤输送带及原煤堆场防塌墙。
22号楼建于1932年,2层混合结构,初建时为职工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