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云间粮仓”文化创意园区

标签:
旅游地理文化房产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云间粮仓”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东路,是由上世纪50年代后陆续建造的粮食加工厂与粮仓等改造而成,是一处保留特殊历史文化记忆的文化创意园区。
松江古称“华亭”,西晋时别称“云间”,“云间粮仓”因而得名。松江素来享有“税赋半天下”、“衣被天下”之美誉,承载着“鱼米之乡”的地方记忆。自明朝起,松江成为“漕粮”的主要来源地与储存地,也是苏浙一带粮食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形成独特的粮食文化。1949年后,松江为“苏南行政公署”所在,“云间粮仓”旧址即为“公署粮食局”所建粮库和“中粮松江公司”第一粮库,二者于1953年合并后称“南门粮库”。这里地处通波塘和人民河交界处,水运便利,随后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松江饲料厂等一批粮食加工厂与仓库陆续诞生,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行业的发展演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在1998年后,“南门粮库”的功能逐渐淡化,直至衰落,粮仓成为上百个小业主经营的多种业态混杂的场所。2019年,这里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被改造成“云间粮仓”文化创意园区,占地面积136亩,共有68栋建筑,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重新焕发出其人文、历史和建筑价值。“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上海主会场就选址于此。
“八栋筒仓”是“云间粮仓”的标志性景观,其高24米、直径5.5米,原为“松江面粉厂”存储原料之用,其上涂鸦主体为《稻田守望者》的画面,4位宇航员行走于稻田中,手持水稻,仰望星空,蕴含的是松江大米航天育种的主题。
“吸粮房”是昔日农民交粮船对接粮仓之所在,其船舱直接对准吸粮口,然后经中转房,送至仓库。如今临河的“吸粮房”改造成“且过亭茶空间”。
《为伊唱》是一个来自“上海双年展”的当代艺术造型,作为雕塑安置于旧时晒谷场上,因形似冰激凌,亦被戏称为“可爱多”。
原址上曾矗立著名的“土圆囤”,为1971年响应“普遍建设谷仓、建设战备仓”号召而建设,每个土圆囤内径8米,可存粮一百吨。当年一些国家的专家还专程来此学习如何建设现亦被拆除,原址处新建运动场,全国最大的洛克公园篮球馆落地于此。
“云间粮仓”文化创意园区内原有各类“粮仓”建筑,根据自身空间特点被改造成功能不同的空间,共分为“艺术展示互动区”、“万国啤酒文化区”、“科技创意体验区”、“时尚网红打卡区”、“户外体育运动区”等。另有“亲水平台”、“云间艺术馆”、“将进场•戏剧车间”、“余天成中医药文化展示馆”、“渔书文化生活馆”以及诸多名人工作室等,使这里成为一处多元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