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桥路风貌保护道路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房产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虹桥路位于上海市长宁、徐汇二区,东起华山路,西至虹桥机场,全长8623米,其中,古北路至环西大道一段,被公布为上海市一类历史风貌保护道路、64条永不可拓宽道路之一。
虹桥路筑于1901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路,最初规划是从“徐家汇”跨“沪杭铁路”至“松江佘山”,并名“佘山路”;筑至“虹桥乡”境内的“程家桥”时,因财力不足而停滞,遂改名为“虹桥路”。
历史上虹桥路的东端起始于如今“广元西路”的东端,即“交通大学”本部所在地,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改道至华山路(徐家汇五岔路口)。
虹桥路1430号建筑为为“宋子文别墅”旧址,一幢英式乡村别墅,占地面积42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88平方米,建筑假两层,红瓦白墙,顶坡斜长,平面呈曲折形,高低错落,南立面二楼为平板瓦屋面覆盖,底层围以清水红砖柱廊,北立面成双重板瓦屋面,两处三角形山墙木构架和窗户水平拉通,颇具特色,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虹桥路1518号为“白崇禧住宅”旧址,是一幢假三层砖木结构的德式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后。建筑占地只1528平方米,建筑面积610平方米,立面丰富,层次分明,建筑平面布局呈“H”形。白崇禧于1927年来到上海后,曾先后在多伦路和汾阳路、虹桥路等购置房产。
虹桥路1590号、1648号、1650号、1652号、1674号为“上海市舞蹈学校”近代历史花园住宅群,均建于1934-1939年之间,由于建造时间不一,建筑外形、风格各异,仿英、西班牙等建筑风格,色调简单、风格简约,体量不大,均为西方独立式花园住宅。,曾是孔祥熙家族、中山陵的设计师吕彦直的合资人黄檀甫、“王星记扇庄”女主人、“香烟大王”丁厚卿等人住所,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虹桥路1591号为“虹桥迎宾馆”,是一处花园别墅式的五星级酒店。
虹桥路1850号为“上海盲童学校”,是一处英式学校建筑群,包括教学用房、学生宿舍、辅助用房和办公楼(行知楼)。该建筑群建于1928年,所有建筑均为红砖清水墙面,红瓦陡坡屋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盲童学校”由傅兰雅1911年创办于江湾,1928年迁至现址,是上海特殊教育历史最早的学校。
虹桥路1885号为“上海仙霞网球中心”,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一座现代化竞技网球场之一。
虹桥路1921号为“西郊宾馆”,其中,4号楼原为旧时著名建筑商姚锡舟长子“姚乃炽住宅”,建造于1948年,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虹桥路2258号为“孔祥熙别墅”旧址,属英式别墅,建于1934年,砖混结构,建筑主体部分形体简洁,采用四坡屋顶,拉毛水泥墙面。立面对称,南北均有门廊,南侧门廊为方形,北侧门廊成弧形,东西立面墙面外凸,向上形成烟囱,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虹桥路2290号为“温莎公寓”。
虹桥路2310号为“罗别根花园”,是一处英国乡村风格的花园别墅,建成于1931年,由“沙逊洋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该建筑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960平方米,黑色机制平瓦陡坡屋面,木构架外露油黑色,外墙面粉白色,底层外墙红砖清水勾缝,钢窗、钢门。1989年该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虹桥路2381号旧时为上海首个高尔夫球场“虹桥杓球俱乐部球场”旧址,现为“上海动物园”。。
虹桥路2409号为“沙逊别墅”,现为“龙柏饭店1号楼”。其与“罗别根花园”同由英籍犹太人沙逊建造,风格亦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