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之“亚丑”钺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亚丑”钺为商代人面铜钺,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器身作透雕人面纹,极富威严。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亚丑”钺为长方形,方内,双穿,两肩有棱,刃角外侈。该器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器身透雕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狰狞可怖,正背两面的人面形口部两侧,各有一个“亚丑”铭记,故得此名。

“钺”在古时具有兵器、权杖以及刑具等功能与用途,是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殷本纪》载:“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逐伐桀。”可见“钺”是贵族所用武器。另据《说文解字》载:“钺,大斧也。”《国语•鲁语》载:“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军戮)。”该器型约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为石质和玉质。至商代,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青铜钺。曾有考古学家将属于商代的近四十件铜钺按铸造大小顺序分为三型八式,制作精美程度亦有不同,“亚丑”钺即为其中杰出代表者。
前一篇:国宝级文物之“鲁国大玉璧”
后一篇:上海杨浦-惠民公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