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之“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教育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一件西汉时期的文物,1963年在陕西出土,其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兼具实用与艺术功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一件酒器,其长58.1厘米,高34.1厘米,重13.5公斤,形象栩栩如生,昂首伫立,眼睛由珠饰镶嵌而成,专注远望;四腿健壮有力,颧骨和肘部突起,身体结实有力,浑身透射出强烈的质感。犀牛背部有一个形似马鞍、可以启闭的活盖,腹空可存酒,嘴巴一侧有流,可向外倒酒。整件器物设计精巧,结构合理、实用,而且犀牛造型在古代动物造型的酒尊中也是非常罕见。该器物出土时,周边别无他物,同时器身没有铭文,故此,其身份与来历尚可挖掘。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其通体布满华丽的错金银云纹,断断续续的金银丝就像犀牛身上的毛,装饰效果十分明显。“错金银工艺”兴盛于春秋晚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该工艺主要包括镶嵌和涂画两种装饰手法,要求精密细致,装饰青铜器会给器物增添华美之感。
前一篇:上海-兴国路风貌保护道路
后一篇:国宝级文物之“裸体浮雕彩陶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