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之“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平面呈圆形,通高9.5厘米,直径14.5厘米,顶似穹庐身如柱,盖与身以子母口相接。该器古朴高雅,纹饰饱满,漆色光泽可鉴,磨工精细圆润,是一件罕见的剔犀传世精品,被誉为“漆雕之宝”,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采用漆器工艺中的“剔犀”技法制作而成,斜面红黑线条层次间叠,漆层厚约百道,共分7层,深刻近底,刀法圆润,浑然天成。
“漆盒”是漆器的一种,“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
“云纹”是指该漆器的纹饰,云纹是使用比较广泛的纹饰之一,常用来表达“高升”和“吉祥如意”的意境。
“剔犀”是制作漆器纹饰的工艺之一,也是我国现有漆器工艺中最复杂、最珍贵的一种。通常制作漆器纹饰共有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等方法。“剔犀”是指在漆胎上髹两种或三种颜色相间的漆层,每色均髹一定的厚度。由于各色漆层相间,雕刻处便露出不同的色层。经过磨光,即为成品。
“张成造”是指该漆盒由元代雕漆艺人张成制作。张成是元代的著名漆器制作大师,其作品多为宫廷御用,目前发现存世的仅两件,另一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