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2022-07-03 22:59:44)
标签:

旅游

地理

历史

文化

房产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威海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起上海展览馆(延安中路高架桥下),东至武胜路,全长1735米。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筑于1913年,以山东地名命名为“威海卫路”,1966年威海卫改名威海,道路亦更改为威海路。该道路两侧弄堂纵横,历史建筑众多,如马里斯新村、张家花园、太阳公寓、静安别墅、威海别墅、慈惠南(北)里、林邨等,大都带有早期上海石库门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是上海著名的“汽配一条街”,其历史上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当时一些商贩收购废旧轮胎、水箱、轴承、发动机、变速箱、喇叭等汽车零配件,在此设摊交易。1928年,于威海卫路406号,第一家收拆旧汽车的利华汽车五金行开业。据说当时最受欢迎的是“载重榻车”,即利用旧汽车的轴承和轮胎,搁上木板做成的车。随着生意的日益兴隆,店面扩大,这里还建起了露天堆栈或仓库。随着永昌、泳顺、协昌、信记、宝大等数十家行号陆续开张,威海路聚集了制造商、出租行、修理摊等业态,至此,“汽配一条街”逐渐形成。至1949年,威海路上的汽车修配商店多达230家,占全市同业的一半之多。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的东段与人民广场南侧的武胜路相接。人民广场旧为“跑马场”,武胜路旧称“跑马厅路”,威海路当年因紧靠着跑马厅,所以威海路与黄陂北路之间分散着许多马厩。如今的威海路20号就是当年马厩和马厩的管理机构。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重庆北路、武胜路、威海路三路交汇口的东南角矗立着一幢旧式公寓大楼,门牌号为武胜路507号,现名“重庆大楼”。1932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原4层(后加3层)。历史上属于“马立斯新村”(现称“重新小区”)。1867年,英国人亨利-马立斯来到上海,先在英商汇丰银行当汇总,1881年主持《字林西报》,后因跑马赌博,积聚了大量资金,在今大沽路、重庆北路、威海路一带建兴建近十条里弄房产和五处花园住宅,被称为“马立斯新村”。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108-114号为“荣鸿庆旧居”。荣鸿庆生于1923年,1946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1964年起任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1983年任副董事长。1971年成为香港太平绅士,现任台湾中国旅行社董事长、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洋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香港南洋纱厂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412号为“原上海民立中学”旧址,曾因校舍平移57米而轰动上海滩。该建筑由旧时上海滩颜料大王邱氏兄弟建于1920年,最初两幢,人称“东楼”、“西楼”。建筑为砖混结构三层,南立面竖向三段布置,中间内凹有门廊,二层中部设券柱外廊,檐部山墙为巴洛克式。1937年抗战爆发,当时上海三大私立学校之一的“民立中学”在南市的校舍归于炮火,于1940年买下邱家东楼作为校舍,解放后西楼也并学校,惜于上世纪80年代被拆除。20049月,“民立中学”迁往新址,东楼因1999年被评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而得以留存。因该建筑后续的平移和修缮过程由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推动与实施,为纪念该集团创始人查济民先生,平移后的“栋楼”建筑被命名为“查公馆”。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590弄的“张家花园”是一处南至威海路、北起吴江路,西至茂名北路、东起石门一路以及泰兴路等围合而成的居民社区。清末,“张园”曾设于此,成为华人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上海最早的游乐场所之一,后来也是上海各式石库门建筑的集合地。如今,张园然早已消失,但人们仍然习惯称这批石库门建筑群为“张家花园”,目前已在征收搬迁规划恢复重建中。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与茂名北路交汇处聚集着上海所存不多的精美的弄堂,门牌号为茂名北路1205-9号,曾是毛泽东主席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时,与杨开慧一起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当时毛泽东一家住在楼下,二楼则住着蔡和森、向警予一家。该建筑为一幢典型的两层老式石库门房屋,砖木结构,清水外墙,黑漆大门,铜环门扣,条石门框。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651号为“太阳公寓”旧址,房产商孙姓以其姓氏的英文“sun”音译命名。公寓建成于1928年,钢筋混合结构,四层(后加2层)。俯瞰公寓平面呈“回”字形。临街立面为深浅相间的面砖饰面,主入口饰竖向尺度高大的拱券,外貌呈装饰主义风格,是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652弄为“静安别墅”,始建于1926年,拥有新里住宅200幢,是上海市最大的一处新式里弄。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由于租界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大量为躲避战乱的人口,尤其是是富裕阶层人口纷纷迁入境内,从而促使新里住宅大量兴建。“静安别墅”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681号为上海“民立中学”校址,该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学校。创办于1903年,初期设于上海南市,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校舍毁于日军炮火;同年9月,暂迁乌鲁木齐北路;19402月迁入威海卫路444号;2004年,学校迁至现址。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720-722号为中共上海临委书记王尧山旧居、中共江苏省委活动地点,民国26年,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重建。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727弄为“威海别墅”,建于1938年,砖混结构,由“中和银行”购地兴建,占地6.14亩,建筑面积7800平米。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730号为“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其前身为华东保育院。主楼为一栋独立式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砖混结构三层。房屋始建于1950年,原是荣宗敬、荣德生家族的产业,主楼风格独特、造型优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840号为慈惠北里。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威海路从茂名北路到重庆北路一段,现代化高楼林立,矗立着上海电视台大厦、四季大酒店、中凯城市之光住宅小区、绅士大厦、浙商银行、长生大厦、中国民生银行大厦、上海招商局广场等高大建筑。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威海路风貌保护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