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0,061
  • 关注人气:1,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2022-03-16 09:14:28)
标签:

旅游

城市

地理

历史

文化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金山区,成市于宋,建镇于元,由清末民初江南传统风貌为主的传统商业、居住街坊建筑群构成,是上海西南门户。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适逢河道清淤排污)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为104.1公顷,范围处于320国道以北、朱枫公路以东、市河和新开河两侧区域。其特色风貌描述为,“集中大量清代古建筑和少数的明代后期建筑,建筑多采用枕河而建,为金山地区传统的‘短脊长檐’的形式。还有建于明代的致和、瑞虹、秀兴、庆云、米筛、宝源、跻云等七座古石桥。”这些建筑与古桥各具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金山地区水乡古镇的传统特色。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枫泾古镇的吴、越界河地缘文化在众多江南古镇中,可谓独此一家。古镇历来以镇中的市河为界,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县(越国故地),北镇属江苏松江府(吴国故地)。一地南北分治,这种现象历经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直到1951年才合为一镇。古镇南北分治形成独有的南北两镇双核心格局。其为上海郊区规模较大、历史建筑数量保存较多、古迹遗址留存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主要为多进天井式传统住宅和传统沿街商业建筑,并有少量近代宗教建筑,突出体现了上海及周边地域传统水乡小镇的风貌特征。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街道以北大街、生产街、南大街最具代表性,大致形成于明代末年。南大街、北大街两侧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的巷道,沿街每隔若干座房屋便设有一条小巷,起到交通和防火通道的作用。这些街巷多为丁字交叉,由主街向街坊内部呈鱼骨状的树型发展模式,延伸到各户。小巷两侧多为高耸的建筑物山墙,间或设有住宅的侧门楼,巷道与建筑两侧的山墙面形成鲜明的“高墙窄巷”空间景象。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现有从元代至清末保存下来的砖石驳岸1700多米,以及民国以后陆续修建的驳岸共5800余米,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巷”之称。古镇内水桥驳岸建筑考究,多凿有精美装饰图案,不同时期的用材、修筑技术等各有特点,反映出各时代艺术风格上的差异,闪烁着我国古代造桥工匠的智慧。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金山-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