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城市地理文化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上海黄浦区,即为南京东路上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一段,两侧遍布上海老字号商店,被成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素有“十里南京路,一个步行街”的美誉。


上海近代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英国人于1845年在洋泾浜以北设立租界,1848年,建起跑马场,同时修筑了一条通往外滩的小路,名“花园弄”,因国人常见外国人在此骑马,俗称“马路”。随着跑马场的扩张以及城市的日益繁华,“花园弄”也得以拓展,成为英租界的交通主干道,人称“大马路”。为纪念这些《南京条约》所带来的利益,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命名其为“南京路”。1945年,收回租界后将其改名“南京东路”。
南京路上的商业活动最初是以流动摊贩为主,1850年以后,陆续出现一些华商的洋布店、点心店等,以及洋商开设的高档商店、酒店、西餐店和专营进出口业务的洋行等。1853年租界出现华、洋杂居局面,南京路商业获得飞跃的发展。至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货大量涌入上海,各类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南京路商业进一步兴旺。19世纪末,南京路“满街装饰让银楼,其次绸庄与疋头,更有东西洋广货,奇珍异产宝光流。”据《上海华商行号簿册》统计,当时南京路上仅华商网点就有184户,分布100个行业。
20世纪后,南京路商业进一步兴盛,尤其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外贸基本停止,进口商品匮乏,促使民族工商业较快发展,“先施”、“新新”、“大新”和“中国国货”五大著名环球公司迅速崛起,新雅粤菜馆、国光瓷器商店、培罗蒙西服店、吴良材眼镜店、盛锡富帽店、大昌祥绸布店等名店竞相在南京路开业,南京路商业达到空前繁荣,成为上海最热闹繁华的商业街。
南京路(外滩至西藏路段)于1995年7月起试行周末步行街,1999年9月,南京路步行街(河南路至西藏路段)建成,全长1033米,路幅20-28米。步行街路面铺设大理石彩砖,以金带为主线,马路与人行道拉平,路中留有7米宽观光旅游车道,环境小品,营造海派韵味的街头风情,向市民和游人提供了一个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场所,是“中国十大最美的步行街”之一。南京东路直通外滩,可观赏浦江两岸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