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古城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城市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古代巴蜀军事重镇,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早期居民为賨人,据《文选•蜀都赋》载:“阆中有渝水,賨人居左右,锐气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令乐府习之。”阆中商周属梁州,春秋属充国。战国后期,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秦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汉阆中为巴西郡治,张飞镇守7年。隋改阆中为阆内,唐仍名阆中,为隆州治。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明末清初四川设临时省会17年。顺治时期,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
阆中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阆中古城内现存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阆中文庙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古城科举文化底蕴深厚,“川北道贡院”坐落于城内学道街,顺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清嘉靖年间重建,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阆中出进士、举人数百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