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地理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龙泉青瓷博物馆位于浙江丽水龙泉市剑川大道李家山,是一处展示龙泉青瓷文化和青瓷艺术的专业性博物馆。

龙泉青瓷博物馆依山而建,博物馆外观像一座巨大的窑,建筑通体模仿青瓷的质感,建筑风格如同在考古发掘的窑址当中将层叠的瓷片破土而出。馆内总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展示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六个展厅系统地展示龙泉窑的起源、发展、衰落、复兴各个时期的历史面貌,藏品丰富,其中不乏龙泉窑各个时期的精品。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当时龙泉人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元代,水上交通的开发,使龙泉窑沿大溪(瓯江)从南区向东区延伸,为龙泉青瓷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时期为解决财政,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其时,龙泉青瓷产品远销国内外。到清代已经基本湮灭,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迅速恢复中国历史五大名窑,尤其是龙泉窑和汝窑的生产”的指示,当时的龙泉县建立了国营龙泉瓷厂和青瓷研究所,经反复试验,使的青瓷得以恢复与发展。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其传统烧制技艺包括原料的粉碎、淘洗、陈腐和练泥;器物的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最后在龙窑内用木柴烧成。在原料选择、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窑温控制方面,龙泉青瓷均具有独特的技艺。
龙泉青瓷被誉为“清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凝千峰翠色,似玉类玉胜玉,集中体现了东方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趋向,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宁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