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百代小楼

标签:
旅游城市历史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百代小楼位于上海市衡山路811号、徐家汇公园内,为百代公司原址,其见证了中国现代音乐和百年唱片业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唱片业摇篮”和“中国唱片业的缩影。”
1908年,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柏德洋行,开展中国及远东地区的唱片、留声机、电影等业务,后更名为百代公司。1920年底,百代唱片制造厂在徐家汇建成投产,第一批中国制造的唱片从此诞生。1934年,法国百代公司因被英商收购,更名为上海英商电气音乐实业有限公司(EMI)。鉴于百代唱片的品牌影响力,“百代”品牌和“雄鸡”商标被继续沿用。1952年初,上海唱片厂在百代公司的原址上成立,1953年更名为上海人民唱片厂,1955年更名为中国唱片厂,1982年中国唱片总公司成立,此处改为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1年,唱片公司整体动迁时,唯有百代小楼得到保留。
百代小楼是近代中国唱片工业的代表者和记录者。上海是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策源地,百代公司成立伊始,以引进西方音乐为主。随后,民族音乐如京剧、评弹、越剧等就开始在此生根发芽,之后是流行音乐。“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留声机迅速成为沪上时尚。当时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百代唱片也为后世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尤其是,1935年5月3日,时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的任光,在小楼录音棚内,为电通公司七人合唱队演唱的《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唱片,7月,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由百代唱片公司出版。
百代小楼是一幢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建成于1921年,假三层砖木结构,二楼设有阳台。建筑外墙为清水红砖,转角设浅色隅石,采用爱奥尼双柱敞廊,带老虎窗,富有装饰感。室内天花、木护壁、壁炉、线脚等装饰延续建筑风格,材料工艺精致考究。楼梯护手栏杆精美,起步处雕花繁复,转折处用方形杖式望柱,造型浑厚。小楼曾是百代公司的办公楼,底楼作录音及招待之用,二楼是编辑室。三楼是公司老板的起居和卧室。
百代小楼目前已成为一处集历史、建筑和音乐三位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内设“唱片摇篮、时代强音、群英荟萃、历史回声”等专项展厅,通过文献和实物,阐释中国唱片工业成长的历史和渊源。如今,百代小楼一层保留为餐厅使用,二层聚焦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灌制、传唱历史,演绎《义勇军进行曲》从战歌到国歌之路。三层以记忆中的歌声为引子,聚焦于海派音乐文化,以此还原小楼曾经群星璀璨的光辉岁月。此外,百代小楼还以“黑胶工坊”为互动体验形式,展现黑胶唱片独特的音色和声音还原工艺,以及黑胶音乐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