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主要展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件(套),辅以书画8幅(组),尽显丝理丹青的艺术妙趣与中国传统工艺之美。
“缂绣“即为缂丝与刺绣,其取径书画,走梭行针如挥毫赋彩;又融入丹青艺术,运丝之理融于画意之间,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独特风景。考虑到缂绣文物的脆弱性,本次“特展”时间仅为两个月,部分珍贵文物还会进行轮换。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分为“明清缂丝书画”和“明清刺绣书画”二个单元,其中既有画心宽118厘米、纵164厘米的缂丝巨作《群仙拱寿图》,亦有作为手持精巧之物的缂丝画纨扇;不仅有顾绣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作品,还有一件珍贵的明代宫廷绣佛图,是目前罕见有明确纪年和用途的宫廷用画绣之物。此外,晚清著名沈氏姐妹的早期作品如沈寿刺绣《花鸟图》一套四幅和《楷书七言诗文》一对,以及稀见的沈立刺绣《草间卧虎图》都是首次展出。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不仅展示了明清针法图灯箱,还将缂丝书画、顾绣历史和技艺发展过程等学术研究成果,通过浅显易懂的展版图谱展示给观众。其中,作为上海博物馆藏国宝级文物的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虽其真迹因条件限制不能现身展厅,但通过展厅中高清放大近两倍的照片,观众也能清晰看到这件作品的绝代风华。展厅中还置有一台传统缂丝织机,使观众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缂丝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此外,上海博物馆还为“特展”制作了缂丝织机复原3D视频,首次清晰呈现了织造中“通经回纬”的特殊工艺细节,并独家动态呈现10种主要缂丝技法,展现缂丝工艺的珍贵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