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马桥遗址(文化展示馆)
标签:
旅游历史地理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马桥遗址位于上海闵行区南部,地处马桥镇俞塘与竹港的汇合处、俞塘北岸,是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
马桥遗址于1959年被马桥镇村民发现,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次年进行首次发掘,1966年进行第二次发掘。遗址东西宽60米,南北长80余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马桥遗址的两次发掘,充实了良渚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太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印纹陶遗存的面貌,并为研究这一地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依据。马桥遗址的发现,考古学界把上海成陆史上推2000年。1982年被考古界定名为“马桥文化”。2013年,马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桥遗址包含着三层不同文化:上层是晚期印纹陶遗存;中层是早期泥质印纹陶遗存;下层叠压着一层典型的良渚文化。早期大部分遗存的年代相当于商,晚期属春秋战国时代。良渚文化层内发现居住遗迹和墓葬。考古工作者对马桥遗址青铜时代的早期印纹陶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称为“马桥类型文化”。
马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和文化历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所出土的青铜器、纹印陶器、石器等文物,为上海古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马桥遗址在距今5500年,已经形成陆地,菘泽文化至良渚文化时期,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至夏商时期,成为环湖地区面积最大、最具当时社会特点的典型村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