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历史地理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国立厦门大学旧址位于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横岗岭路 7号,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火、赓续文脉,厦门大学迁至汀州,历时八年。

厦门大学成立于 1921 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陈嘉庚以“出卖大厦,维持厦大 ”办学,直到1937 年无力支持,决定将学校无条件捐献给国家。1937年7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核定,私立厦门大学正式改为国立。7月6日,教育部任命刚从美国俄亥俄大学回国的萨本栋博士为厦门大学校长。其赴厦门大学报到的第二天,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1937年10月,开始筹划迁校。12月20日,厦门大学正式停课,经过三天的整装,24日开始向长汀进发。
长汀位于江西和福建交界,地形复杂,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另外,选择长汀,也为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的青年创造就学可能。厦门到长汀行程800里,要渡过鹭江、九龙江,越过崇山峻岭。加上土匪出没、车辆罕见,300多名师生肩扛手提行李和书籍,走了整整23天,才到达长汀。等人数到齐,萨本栋的清点结果是:学生239名,教职员工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助教14人。
在长汀,厦门大学校址位于北山麓文庙、万寿宫一带,学校以长汀文庙为办公场所,借一座破楼做女生宿舍,租长汀饭店给教授安身栖息。在长汀八年的办学过程中,国立厦门大学从三院九系发展到四院十四系,持续培育出一批批有志识、有担当的杰出人才,成为享有盛誉的“南方之强”,蜚声海内外。国立厦门大学长汀校址是当时粤汉铁路线以东唯一的国立大学,也是最逼近战区的国立大学,掀开了办学史上富有传奇的一章。
汀州状元亭位于国立厦门大学旧址一侧,是长汀著名“八景十二处”之一的文物古迹,始建于明代,为长汀标志性古建筑。旧时,内祀《文曲星》,供读书人顶礼膜拜。汀州状元亭实为汀州文化的一个显著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