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高山、峡谷、洞穴、峰林 |
青原山位于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河东镇,集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秀丽风景于一身,为江西文化名山,被南宋诗人杨万里誉为“山川江西第一景,千寻青壁是青原”。




青原山峰峦连绵,海拔 320米,山上古木参天,秀丽幽静。《舆地纪胜》载:青原山“在庐陵县”。《明一统志》载:青原山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至今青原山,名与北斗垂”。《方舆纪要》载:青原山 “山势根盘,外望蔽亏,旁有一径萦涧而入,中有骆驼峰、鹧鸪岭”。青原山上有净居寺,唐高僧行思居此。






汉朝张天师(道陵)考察天下名山365座,青原山即列于其中。广义的青原山,其山脉自嵩华山、天玉山转黄原岭而来,南至张家渡;西北起于鸡江峰,渡永和镇;东部的鹧鸪岭、梅林一带为青原山麓。狭义的青原山仅指净居寺所处的安隐山和周边山水,其以“翠、幽、秀、奇”等特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青原山是一座文化名山,素有“儒佛辐辏,荆杏交参”之誉。青原山自古寺庙众多,其中尤以净居寺最负盛名。禅宗七祖所形成的青原法系,乃南宗两大法系之一,后又发展成“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家,后世称为“禅宗青原派宗”。历经数百年的传承,曹洞宗一枝独秀,遍及江南,远播日本,并成为日本佛教的正宗。


与净居寺并立的青原会馆,是吉州郡最早的书院之一,一度是全国著名的理学讲坛。青原书院是吉安最早的书院,历代文人学士多慕名而来,游山礼佛,讲学授徒,吟诗作赋,留下许多珍贵墨迹,仅《青原志》就漫集诗文500多篇。颜真卿、黄庭坚、杨纲、王守仁和文天祥等人的手迹石刻更为山中之墨宝。明正德年间(1506-1521),庐陵知县王阳明信奉“心学”,于青原山讲学传道,使其成为理学的发源地。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改青原书院为“阳明书院”,被誉为“理学之邦”。